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島內民生物價不斷飆漲是人心浮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3 16:08:53  


  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說,正當國際油價迭創新高,島內民生物價也不斷飆漲,預料下半年的物價還將更高,但扁政府卻好整以暇,不僅聲稱物價還很平穩,只是老百姓心理感覺漲價;對於檢討浮動油價機制及成立物價會報等訴求也置之不理。

  由於國際油價、原物料價格高漲,今年開年以來,島內消費者物價信心指數屢創新低,民眾普遍擔心物價會節節上升,學界也一再提醒政府必須正視此一問題。日前,除了油價持續攀高,鮮乳、豬肉、衛生紙、藥材、麵包等民生用品也無所不漲,無論食、衣、住、行,樣樣都在漲價,但政府卻老神在在,絲毫不以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官方統計數字顯示物價相當平穩。

  根據主計處最新公布的數字,六月島內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僅微幅上漲0.1%,合計今年上半年漲幅為0.61%,所以主計處宣稱,儘管個別民生消費品互有漲跌,“但國內整體物價相對平穩。”台“行政院”發言人謝志偉也強調,浮動有兩種,一種是物價浮動,一種是人心浮動,根據“行政院”資料顯示,物價浮動沒有媒體呈現那樣嚴重,言下之意,當然是指目前的物價浮動其實只是人心浮動。

  社評指出,純從數字觀察,這些說法當然都不無道理。不過,深入探究,問題並非如此單純。首先,政府認為物價浮動不嚴重,完全是依據官方的統計,但官方統計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一向就為人懷疑,諸如政府宣稱失業率降低,但失業的人數卻有增無減,只是政府不把“沒工作而又不想找工作”的人計算在失業人口之內,才會出現失業率降低的假象;又如政府宣稱治安顯著改善,破案率提升,實際上台灣的暴力犯罪案件卻與年俱增,只是基層警察迫於上級壓力,不得不“吃案”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才使犯罪似乎已經控制。現在百貨俱漲,政府卻說不嚴重,人民怎麼會相信?

  其次,政府說物價平穩,可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無所不漲,從幼稚園到大學的學費也都調升。從老百姓的角度看,食衣住行育樂所有的費用,這幾年來都是有漲無跌,試問,這如果還不算物價浮動,那要算什麼?難道老百姓都是白痴嗎?還是台灣的老百姓都得了憂鬱症,全部都在杞人憂天嗎?

  再者,老百姓對於物價漲與不漲的感受,有相當程度與薪資的漲與不漲有關。當薪資調漲20%,就算物價漲了10%,老百姓也不會太在意。問題是,自從民進黨執政之後,台灣受薪階級的實質所得,一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如今雖然有些微成長,但薪資漲幅比起物價漲幅差得很多,所以老百姓的感受當然特別強烈!政府與其怪老百姓人心浮動,何不檢討為什麼老百姓對政府沒有信心!為什麼亞洲其他國家在這幾年薪資都大幅成長,而台灣卻不進反退? 

  社評表示,令人痛心的是,為了選舉,民進黨政府固然拚命釋放利多,對於真正的問題都採取鴕鳥政策,在政府高層的眼中,既沒有物價問題,當然用不著因應對策;於是跨部會的物價會報、調整浮動油價機制及平抑物價措施等原本應該積極展開的作為,現在完全沒有啟動,只看到政府一天到晚搞公投、罵在野黨,對於真正攸關民生的物價,卻始終淡化處理,試想,如此政府我們還要支持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