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農業受政府大力扶植高度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7 03:25:19  


  中評社溫哥華7月26日電/ 在美國,農業是一個受到高度重視和保護的傳統產業。美國政府徵收的農業稅明顯低於對工業、服務業以及其他行業的徵稅,而且沒有專門針對農民的稅種。除了稅收方面提供優惠之外,美國聯邦政府還對農業進行補貼。布希政府2002年頒布的新農業法規定,在今後10年期間,政府對農業的各種補貼和財政支援多達1900億美元,平均每年投入190億美元。

  據VOA News報道,世界貿易組織規定,每年農業補貼不得高於191億美元,而美國政府對本國農業的補貼剛好低於世貿組織規定的上限。美國農業補貼的針對性很強,90%以上集中在5種農作物,也就是小麥、大豆、玉米、大麥和棉花。美國農民人數只佔全國人口的大約1.8%,而美國農民不僅養活了3億美國人,而且還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農業擁有如此強大的生產力,是與高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普遍應用分不開的。美國農業以市場為導向,農民根據市場資訊,獨立作出生產和銷售決策。目前,美國農業的資訊化程度已經高於工業,上網、讀報早已成為美國農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如果離開了準確、及時、權威的市場資訊,美國農業將無所適從。

  不過,美國農民也有擔憂的事。比如,如今美國的年輕人大都對從事農業生產不感興趣,因此農村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美國的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本來就很小,而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覺得農村生活比較單調乏味,而且收入也相對較低,因此傾向於到城市謀生,農業人口連年下降。面對這種情況,有些州的農民協會把增加農業人口當作頭等大事。

  另外,以家庭為單位的美國傳統農業面臨著工廠化的威脅。一些專家認為,工廠化農業是現代農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是促進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然而,隨著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越來越關注農業生產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於是家庭農業的好處受到了重視。有專家認為,工廠化農業違背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規律,公開提出反對工廠化農業。北達科他州農民協會發佈的一份文件說,美國的農業政策必須遠離工廠化,保護家庭農業,爭取扭轉家庭農場數量日益減少的局面。美國家庭農業能否頂住農業工廠化的潮流,目前還難下定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