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是誰讓“中華民國”“不正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4 12:14:54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登社評說,民進黨中央日前主動公布尚未形成共識的“正常國家決議文”草案,並臨時加入“破除憲法一中迷障”,引發該黨內部不小的爭議,媒體並以“硬推決議文 險爆謝游大戰”為標題來形容。原本這是民進黨的家務事,他人不應有置喙的餘地,不過由於民進黨現為執政黨,且“正常國家決議文”的推動,會影響台灣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所以值得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人表達關切之意。

  就草案披露的政策主張而言,不是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內容無異,如“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治理”、“任何有關獨立主權的變更,必須透過公投”,就是或多或少己成為政府與執政黨正在推動的政策主張,如“國號應正名為‘台灣’”、“應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推動轉型正義,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並落實司法改革”、“應制定新憲”等,實在無需大張旗鼓來推動。如此大動作地硬推“正常國家決議文”,除了凸顯少數個人為搶佔媒體版面以延續其政治影響力之外,看不出來有何政治理想要實現。而臨時加入的“破除‘憲法一中’的迷障”,彷彿才是硬推“正常國家決議文”真正的重點,這也就難怪謝系“立委”會大表不滿。更何況由執政黨來推動類似的決議文,亦不甚合理。

  社評指出,執政黨與在野黨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有行政資源可落實其政策,所以世界各國的執政黨鮮有提出各式各樣的政策主張,因為任何主張都可透過執政優勢來落實,無需另外提出。只有在野黨因為缺乏行政資源,所以才必須提出各種政策主張,藉吸引選民的目光來創造政黨輪替的機會。民進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時仍然在野,所以必須透過“決議文”的形式向選民訴求其政策主張。

  如今民進黨已享有將近八年的執政權,為何在八年執政任期即將結束之際,才猛然發現台灣不是一個正常“國家”,需要靠“正常國家決議文”來提醒民眾。如果過去將近八年的時間都無法讓台灣成為正常“國家”,未來又如何讓選民相信,民進黨若持續執政能讓台灣成為正常“國家”呢?這也就是為何當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提出當選後五年內要完成“正名與制憲”,會被視為在騙選票的原因。如果我們記憶還猶新的話,應該會依稀記得陳水扁在2000年競選時,提出當選後儘速落實三通的政見。如今將近八年的時間都過去了,三通最關鍵的直航仍然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競選政見果如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所言有些是不必兌現的。

  社評表示,台灣不是不需要正名與制憲,但台灣更需要和平與繁榮,如果因為強推正名與制憲而使和平與繁榮毀於一旦,究竟是誰的責任呢?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大多數民眾不見得完全瞭解事情的真相,端賴政治人物發揮其應有的政治道德,為台灣的永續經營而努力,而不是單單只為延續個人的政治權力與影響力。游錫堃主席在回應“正常國家決議文”推出時機之質疑時表示:“政治人物除了思考下一次的選舉,也要考慮下一代的事情!”不過,如果連這一代都應該做的事情都沒做好,我們又能為下一代留下什麼呢?因此光想下一代是不切實際的,反而是應該把這一代該拼經濟的事情做好,否則下一代只好喝北風地空想正常“國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