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學習香港 解決低收入者住房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7 00:51:49  



  解決內地城市的房價問題,絕對不可以犯不負責任的錯誤。如何是不負責任呢?一,把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推給市場。二,政府作為不足或者措施落實遲緩。三,對低收入者住房問題遲遲拿不出解決辦法來。四,把責任全部推給地產商或所謂的炒房者、甚至是境外人士。

  人民日報指出,樓市的平穩發展與政府的正確定位密切相關。香港特區政府2002年重新定位房屋政策後明確提出,政府在市場中的定位,就是維持房地產市場的自由運作,讓樓市在自由及具透明度的商業環境下發展。同時,政府致力於對置業人士的保障工作。政府與地產建設商會、消費者委員會及地產代理監管局合作,共同監察發展商在銷售期房方面的安排,進一步完善監督機制。

  香港政府在承擔了1/3市民的公屋之後,還要做這麼多的實實在在維護市場、保障消費者的事,這就是負責任。

  如果以為香港較小,經驗未必適用於内地,那麼,我們看一看美國吧。

  美國設有HUD,即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簡稱,是隸屬於聯邦政府管轄的一個部門。資料顯示,設置HUD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讓中低收入家庭買得起房子。從1934年開始,HUD下屬的聯邦住房管理局,已經幫助了大量中低收入的美國人實現買房夢。而HUD的方法就是給予一部分人更優惠的貸款政策,讓這些人足以負擔得起首付款和房屋貸款。HUD在全美擁有各種房產,因而賣房時能夠控制房屋的價格以及其他經濟條款。解決弱勢群體住房問題。簡單地說,HUD的服務對象是中低收入的美國家庭,這個部門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幫助弱勢群體,協調社會的貧富差距。HUD在救助社會最為“脆弱”的弱勢群體上,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他們以各種方式為土著人、少數民族、殘疾人、艾滋病人、老年人以及無家可歸人士提供住房。現在大約有超過700萬家庭居住在“公屋”內。同時有430萬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的津貼,低息貸款或者租房津貼。

  也就是說,公屋同是美國與香港的解決低收入者住房問題的良策,美國與香港的原理是相同的,政府一定要負起責任來。

  目前中國正在執行的住房政策中,也明確提到房地產開發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通過商品房來解決中高收入者的住房需求;通過經濟適用房政策來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通過廉租房政策來解決沒有能力購買者的居住需求。廉租房應該就是公屋的意思。但是,由誰來實施呢?中國內地的情況比較特殊,僅僅靠政府可能未必解決問題。但是,不靠政府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建設部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謝家瑾不久前指出,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和廉租住房政策落實還不到位,管理還不夠規範,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住房保障的資源配置,相對來說效率還比較低。 覆蓋的範圍還不完全,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的財政稅收、土地和金融的配套政策都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等等。於此,我們十分理解內地城市的苦衷:起步太晚,政策配套欠缺,全民意識不足。但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方向絕對不能發生錯誤,錯了,要回頭代價更大。

  什麽時候,内地城市的低收入者也像香港的,可以像觀看電視節目一樣,淡看樓市風雲呢?現在還不知道!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