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老企業家尚能飯否?香港富豪家族遭遇繼承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11 16:11:21  


李嘉誠和次子李澤楷。
  2007年4月3日,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病逝。龔的去世,給香港千億富豪群體的家族繼承問題敲響了警鐘。這些家族企業,大部分依靠李嘉誠等領軍人物的個人奮鬥,搭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崛起“順風車”,建築起一個個璀璨的帝國。

  “79歲的李嘉誠,尚能飯否?”毫無疑問,以年齡計,香港家族企業的財富確實“老”了。更為要命的是,“二代富豪”雖然多經提攜,但是否堪當大任,懷疑之聲不絕於耳。而最近香港中文大學的一份報告表明,已有一些香港家族企業繼承以後,公司市值普遍大幅縮水,股票回報率降低了80%以上。敗家?守業?香港家族企業何去何從,對於大陸的家族企業繼承有鏡借意義。

  老化的財富

  “1949年的時候,香港的經濟還比不上上海,甚至連廣州也不如,直到六七十年代,廣東人才開始大規模偷渡乃至闖關香港”,王思睿在2007年8月的《讀書》上回憶道。

  此時的香港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今天的富豪大多白手起家,“造船大王”包玉剛是汗雨淋下的碼頭工人,李嘉誠是走街串巷的木桶廠銷售人員,更多的富豪正坐在從廣州到香港的輪船上,或者是從惠州、寶安縣泅渡過來的偷渡客。

  2003年香港一家媒體報道:“香港已經形成了17大富豪家族,最高的李嘉誠資產接近1000億港幣,而全部富豪的總資產已經超過了5000億港幣。”凱塞克家族、史懷德家族、嘉道理家族是英國殖民時代留下的紀念,其他14家的發展壯大大部分應該拜70年代“亞洲四小龍”香港的飛躍所賜。

  “國內企業家只要五、六十歲就開始退居二線,而香港的華人企業,老頭幹到七、八十歲還能幹。因為他們年輕時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較高,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前列的經濟中心,所以香港的華人富豪,能夠更容易適應全球化、數字化和金融化的世界,更能適應在資本運作開始取代商品運作的時代。”一位專家如此理解那些80歲的香港企業家仍然活躍的原因。

  歷史創造奇跡,但奇跡本身也將被打進博物館。雖然他們是亞洲經濟騰飛的領頭人,雖然他們身家上億,雖然他們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條位置,然而歲月不饒人,無情的事實擺在面前:他們正在日益老去。

  2007年7月23日出版的《新聞週刊》亞洲版報道稱,亞洲的多數超級富豪都已進入耄耋之年,他們的億萬身家由誰接手,成了一個大問題。香港富豪李嘉誠和李兆基的身家分別高達230億美元和170億美元,但他們都已經79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