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商蓄意炒作安全問題 作對華貿易戰籌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3 09:14:17  


有業內人士指出,玩具風暴的背後,很可能是美泰蓄意擴大中國產品安全問題,作為兩國貿易戰的籌碼。圖為廣州一家出口玩具廠。(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前不久,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的香港合夥人張樹鴻的自殺,使中國玩具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有業內人士指出,連串事件的背後,很有可能是美泰蓄意擴大中國產品安全問題作為兩國貿易戰的籌碼。

  此外,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尹濤表示,美國對中國製造的產品實行召回並不斷提高產品進入市場的標準,依靠自身發達的經濟對發展中國家設置苛刻的技術壁壘,這種做法對我國是不公平的。

  據大洋網報道,日前,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的新聞發言人王廬霞稱,美泰公司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2,180萬件玩具,包括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3萬件玩具和2006年11月1日之前生產的9種小菠莉(Polly Pocket)玩具以及2007年1月31日之前生產的1種芭比娃娃(Barbie)配件。這些玩具中的磁塊脫落可能引起潛在的安全問題。

  然而,美泰公司此次宣佈召回的時間非常敏感,正好在張樹鴻自殺後的第3天。但早在2006年年初,美國就公佈玩具可能存在磁塊脫落的危險,但美泰一直拖到最近才宣佈。有業內人士指出,美泰公司此舉有蓄意擴大中國產品安全問題的企圖,其實背後是一場貿易戰。但王廬霞否認有關觀點。

  借回收潮 打壓對手

  最新一期《東周刊》報道,據在事件中同受波及的玩具大王、旭日公司老闆蔡志明透露,經他外判的那家加工廠,沒按照規定使用旭日供應的油漆去噴玩具,且擅自改用不合規格的油漆,“我好震驚,立即叫停合作,但12萬架玩具車已運到美國。”蔡志明決定主動把實情告之美泰,並配合回收。但事隔數天,美泰才發出回收公告。

  奇怪的是,美泰共回收約10間廠共1,800多萬件的中國製品,屬於蔡志明的玩具車只43萬架,僅佔2%,可算是極小數目,但只有旭日的名字被公開。究其原因,行內有消息指,由於美國本土之間的玩具商戰一直十分激烈,不排除有商家趁這次回收風暴,借機打壓對手的貨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