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盛頓時報:中國已為美國全球霸權敲響喪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5 15:01:15  


華盛頓時報文章宣稱,中國崛起成爲經濟大國已經爲美國的全球霸權敲響了喪鐘。
  中評社香港8月25日電/華盛頓時報文章說,美國目前關于中國的頭條大聲鼓吹可疑的狗糧和含鉛玩具。這掩蓋了另一個重要的故事。文章宣稱,中國崛起成爲經濟大國已經爲美國的全球霸權敲響了喪鐘,中國迅速增加的軍費,包括購置世界級的潜艇,發展大洋海軍、現代飛機、衛星發射以及衛星摧毀能力,射程廣泛的導彈以及更專業的軍隊。

  文章作者Alvin Rabushka說,從中國經濟開始。自鄧小平改革以來,每年的實際平均增長率爲10%(過去幾年爲11%)。中國沿海城市的居民已經享受到舒適的中産階級生活標准。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目前的經濟排世界第二,爲10萬億美元,直逼美國的13萬億美元。普林斯頓教授鄒至莊(Gregory Chow)預計中國可維持9%到10%的增長率直到2020年。按照這種速度,中國經濟將在2011到2012年趕上美國的。

  中國已積累了超過1.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居世界首位,而且每月還在繼續積聚上百億美元。中國大量持有美國政府證券,這産生了一些重要的戰略問題。

  在中國,政府收入根據增長而彈性增加。在2005年和2006年,國家收入增長20%到22%。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要課稅。這意味著政府收取越來越大份額的國民産出,把這些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增强軍事實力。

  中國金融財富的一個綜合性指標是家庭儲蓄,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中國非M2金融資産的價值將迅速增長。

  這些數字預示著在十到二十年內,中國民衆將擁有世界上最大份額的實際家庭財富。一年稅收增加20%將讓中國政府得以從不斷增長的財富中分一杯羹,賦予它龐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

  這種經濟顯示讓戰略策劃者憂心。美國該走對抗之路還是合作之路呢?文章作者說,依我看來,我們的共同利益提供了極大的機遇。中國的首要目標是維持强勁的經濟,一年提供2500萬個新就業崗位,提高全國的生活水平。爲此,中國需要全球經濟和政治穩定。美國在全球經濟和政治穩定方面也有同樣的目標。維護和平和制止恐怖主義與兩國利益攸關。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占全球産出的份額以及美國的影響力將會逐漸下降。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全世界其他增長迅速的經濟體將讓人人(包括美國人)過上好日子,但那些國家從而也將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需要美國的市場,隨著經濟繼續擴張,美國將越來越需要中國的市場。

  那麽,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個新的全球安全框架,一個世界性的門羅主義,其形式可以是美國負責西半球的穩定,而中國和印度則爲亞洲的穩定承擔更大的責任。貿易以及其他互利的美中關系可以建立跨越大洋的合作聯系。

  雖然美國很多安全政策的重點放在伊拉克和中東,我們絕不能忽視中國非凡經濟轉型所反映的全球劇變。現在是認真思考和美中戰略對話的時候,戰略對話的目的是在貿易、政治和軍事領域發展更進一步的合作關系,而不是把中國日益蓬勃的繁榮和軍事實力視爲威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