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公投”與決議文的藍綠對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9 08:33:48  


  中評社香港8月29日電/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幾經波折,最終避免胎死腹中,引產成功。此前,陳水扁在薩爾瓦多玩了一手“天外傳音”:“坦白說不夠好,有時候不太順,應該請‘比較厲害’的人來重寫,把文字寫得更順暢”。黨內高層會意,文中許多敏感字眼全都被修飾,原本深綠立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改頭換面,成了謝長廷版決議文,游錫堃白忙三個月。現在誰是民進黨老大,大家自然心中有數。

  另一方面,國民黨“重返聯合國公投案”獲得通過,第一階段連署資料送戶政機關查對確認後,將可展開第二階段連署。若六個月內達到八十二萬五千三百五十九人以上,“公投案”將成立。對於“公投案”的推動,連戰、宋楚瑜二人均明確表示不滿。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說,美國認為推動“入聯公投”是進一步走向宣佈獨立,不是臺灣當局為了追求臺灣的利益應有的舉措。美方的態度已經從私下警吿轉為公開。 

  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無論是決議文在民進黨內部引起的紛爭還是“公投案”在藍、綠兩個陣營引起的爭奪,都透露出臺灣對自我定位問題的茫然與焦慮。這個問題對島民們的衝擊不下於經濟下滑所帶來的傷害,短期內,對心理層面的影響甚至更強。所以,它當然是炒作選舉的最佳議題。 

  為了促成決議文出臺,獨派團體“臺灣南社”發表聲明,直接向謝長廷施加壓力,指責謝長廷的大陸政策與臺灣主體立場稍嫌抽象,且有模糊性語言,許多選民看不到其“眞正底牌”,需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固盤。然而,民進黨內在討論決議文草案時,卻一片緘默,這個沉默的聲音比雷聲還大——排藍整風後遺症。 

  游錫堃作為黨主席,在黨內的處境相當尷尬,除了受到臺灣社、北社、南社等深綠團體的支持,他幾乎淪為少數派。今時今日,政黨的角色與組織功能的弱化,連國民黨亦然。“總統”參選人一旦出現,黨主席即退居幕後,這是民主潮流。 

  社論說,游錫堃急着尋找自己的戰場,竟然要求已經執政七年半的民進黨強行推進過去七年來不能做、不會做、也不敢做的政策,這是“神風特工隊”型的自殺式攻擊。顯然,陳水扁還沒活夠。決議文連“國家應正名為臺灣”的文字都已經刪除,可見獨派受到多麼嚴厲的壓抑!未來民進黨內是否能夠持續團結,變數就在這裡埋落。 

  回頭看“公投案”,國民黨主動迎擊,的確讓民進黨陣腳大亂,呂秀蓮擔憂藍綠各提一案,將導致“公投案”無法通過門檻,最終兩敗俱傷。她建議“公投”題目刪除臺灣或“中華民國”,可以不再掉入名稱的爭議。國民黨團目前這種以硬碰硬的方式倒頗起了打着紅旗反紅旗的黑色幽默效果。 

  社論指出,但是,後遺症依然嚴重,讓蕭萬長代替自己訪美,顯示馬英九與華盛頓的蜜月期已經提前結束。臺灣藍、綠兩個陣營爭相搞“入聯公投”,是否要逼大陸準備對臺作戰?全球滅火的白宮決策者,決不會允許自己蹚入這麼大的一灘渾水。《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一旦啟動,阿扁即使通過勝選,逃過島內對其貪腐罪行的司法清算,他也將以戰犯身份,面對來自解放軍更嚴厲的制裁。 

  回溯往昔,二○○○年“陳呂配”乃是本於“臺灣前途決議文”架構的路線,為民進黨贏得大選。“長昌配”能在黨內競逐中脫穎而出,就已標誌着謝長廷路線才是民進黨順應其基層群衆的理性選擇。近日阿扁在中美洲灑多少金,陪多少笑,仍然換不到“友邦”們相挺入聯的回報,可知國際政治是如何“現實”。 

  一篇“決議文”,一項“公投案”能改變甚麼?所謂本土與“臺獨”微妙而又本質的區別,終究會為越來越多的選民所領悟。化解兩岸衝突、重視民生經濟,才是當前臺灣社會主流民意的根本,所有的喧囂,所有的欺騙,都會在紅陽破雲的一瞬,消散得乾乾淨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