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政治“抹藍”法官 只會摧毀司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4 09:49:11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要摧毀台灣的司法很困難嗎?好像一點都不難,給所有法官扣頂藍帽子就成了!看看這兩天法官們是怎麼被政治糟蹋:先是陳水扁上特定電視台接受專訪,直指法官超過七八成都偏藍,還說司法只問顏色,不問是非;陳水扁話才剛說完,“行政院”立即有效率的配合,“新聞局”馬上就開記者會要求國民黨公布解嚴至今在司法部門有多少黨員?更要求凡涉及政治人物司法案件的法官,應上網公布其黨籍或有無黨籍。反正千言萬語一句話,與其靜待司法判決,不如先藉“政治抹藍”毀掉司法! 

  社評說,過去幾年,台灣的司法體系從司法行政高層到基層法官,為營造一個獨立、專業的審判空間,曾經默默付出多少努力?一樁樁司改方案的推出,又是費盡多少智慧與心力?如今正逢成果收割之際,就陳水扁的這麼一句話,“新聞局”的這麼一場記者會,整個法界夙夜匪懈的付出與奉獻,就這麼輕易地給歸零了!試問:有這樣的“總統”,有這樣的執政黨在帶頭摧毀司法官的形象,司法改革努力個半天究竟是所為何來? 

  至今而後,法官還能怎樣審理政治案件呢?答案不已經在那兒了嗎?凡是判綠營勝訴的,就是“公正不阿”,就是“彰顯正義”,而凡是判藍營勝訴的,就是“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甚至是“司法死了”,必須公布法官黨藉,甚至不惜公開將之詆毀鬥臭。一個“國家”的法官只准判在野黨有罪,不准判執政黨敗訴,這還能叫“司法正義”嗎?這種威嚇能不叫所有司法官都面臨“寒蟬效應”嗎?能不讓所有法官在審理相關案件時心中全無陰影嗎?如果司法官都開始害怕,他們還能為弱勢小民伸張正義嗎? 

  社評指出,還記得國親對陳水扁所提的“當選無效”訴訟嗎?當時法院判國親敗訴定讞,民進黨在判決後立即聲明司法已經還了陳水扁一個公道,如果沿用陳水扁與民進黨今天的邏輯,國民黨是不是也可用同樣的推理,硬指法官的判決是“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甚至強要承審法官公布黨籍呢? 

  其實陳水扁若真是為“司法介入政治”憂心或許還好,問題是他對司法的指控還是預埋了重要伏筆,一個多月前他就曾公開指控司法人員企圖左右各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活動,當時已經引發法界爭議,被認為是企圖影響馬案判決;這次他又公開說有超過七、八成的司法人員可能立場偏藍,接下來語鋒一轉,表示他曾說“國務機要費案”一審有罪就下台,如果司法人員獨立超然,不受藍綠、政治、輿論、紅衫軍等影響,他說過的話當然算話,但“如果顛倒,就要考慮”。這不等於已經挑明了說了嗎?如果屆時法官對“國務機要費案”的一審判決有罪,他大可以法官立場偏藍為由,名正言順地拒絕下台了!我們現在或許就可以模擬一下,屆時審理“國務機要費”的法官所做出的判決,若是既不符扁意,又不符綠營預期,他會怎樣地被修理! 

  社評認為,同樣加入羞辱法官的是“行政院新聞局長”謝志偉,他公開要求處理政治人物司法案件的法官須上網公布其黨籍或有無黨籍,卻不交代這種做法的依據在哪裡?更不問“憲法”第八十條早已經揭示:“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卻振振有詞地美其名曰:這是“轉型正義”。我們真想在這說一句:“轉型正義、轉型正義,如今台灣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執政黨摧毀司法還不滿足,還想把“轉型正義”這個概念也一併玷汙掉。沒人否認戒嚴時期的司法確曾受到黨國體制的箝制,而如果“解嚴”算做是一種轉型,那麼它最大的貢獻,所塑造的最重要“正義”,不就是將人們(包括法官)心中的“小警總”都去除了?如今執政黨藉由這種下流手段公開威嚇法官,不正是擺明要將全新的“綠色小警總”,重新樹立在所有法官的心中嗎? 

  在捍衛政權的現實考量下,期待陳水扁與綠營此刻停止糟蹋司法,恐怕是奢求,反倒是法界得要對未來更凶險的攻擊做好心理準備了。而在這種政治惡質的環境下,法官們也惟有以更專業的判決、更獨立的審判,才能回應所有政治的抹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