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夏珍:馬愈往南走愈自在 謝陷險境不自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6 10:25:42  


馬英九還願意相信,維繫民主最重要的中間選民,確實存在,即使我們的政治環境的確惡劣。謝長廷或民進黨為什麼不相信呢?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中時電子報主筆夏珍今天發表文章說,實在想不通,中間選民真的消失了嗎?為什麼鞏固基本盤會成為民進黨認知中必贏的選戰策略?如果這個藍綠果然壁壘分明,那麼國民黨還如此從容不迫地由著馬英九力推返聯公投、擁抱本土,即使南下遭嗆都不猶疑?

  民進黨執政七年多,政治生態和選民結構必然起變化,但這變化足夠到主導勝選嗎?二000年陳水扁贏得大選,當時三組人馬競逐,陳水扁未能過半,連、宋得票遠超過陳水扁;二00四年,連宋合流抗扁卻敗在極些微的差距,因為兩顆子彈的變數,能不能就此論斷綠營的基本盤,足夠支撐民進黨當選,其實大有疑問。從這七年多來大大小小的縣市長選舉、乃至“立委”選舉,都可以看到,所謂藍盤還是遠遠超過綠盤。

  先不看明年三月的“總統”大選,就看明年元月的“立委”改選吧,單一選區兩票制下的選舉,綠營自己的評估都認為過半不可能,那麼有什麼理由相信“總統”大選會奇蹟出現?更重要的,當綠營集中目標鞏固基本盤的同時,有很大可能讓本來就不利的“立委”選舉,遭逢更大挑戰,讓不同路線的“立委”簡直不知如何打場選戰。

  謝長廷從初選到確定成為民進黨“總統”提名人,他的路數一直非常清楚:和解共生,就是陳水扁二000年的中間路線;即使在獨派或基本教義派的壓力下,他還是多次在中常會上,力抗所謂的“正常國家決議文”的不正常文字;最近引爆的入聯或返聯公投爭議,他甘冒獨派大老圍剿的風險,還是提出不同見解,某種程度都代表了他想擁抱中間選民的企圖。

  但是,基本盤的熱情或渴求,卻容不得他從容地走這條和解共生的道路。陳水扁設定了入聯議題,遭到國際、特別是美國強力反擊後,不知道謝長廷或民進黨認為一時遭打壓的民氣可用,人在地方,謝長廷脫口而出,他選的是“台灣國總統”;就像“教育部長”杜正勝對著全台高中職校長說的,“‘中華民國’早就不存在了。”讓舉座校長為之錯愕,那你杜正勝當的是什麼官呢?

  謝長廷擋下所謂的“正常國家決議文”的“正名制憲”改“國號”,此刻他若選的是“台灣國總統”,當選後,他是否就得力行他的政見,走他曾擋下的“正名制憲”改“國號”呢?難道民進黨真的相信,還願意接受“國號”是“中華民國”的選民,就一定不會投票給謝長廷嗎?還是謝長廷也相信,“舉國”有五成以上選民反對“中華民國”,要求改“國號”為“台灣國”?

  就一般正常人的心理,改變要適應的時間和準備都要比較長,遑論碰觸到台灣最敏感的“國號”與統獨,這個問題不但有內部矛盾,還有外部壓力。謝長廷看得清楚不論是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都有再深思熟慮的空間,豈會看不清楚就現階段,“中華民國”還是比“台灣國”給更多人相對安全感?就算不想提“中華民國”,一字之易,選台灣的“總統”,不就成了嗎?

  民進黨的選戰策略,其實已經讓原來從容的謝長廷陷入前後矛盾而不自知。反觀馬英九,他辭掉了黨主席,等於甩開了國民黨的包袱,扁政府轟轟烈烈討黨產展覽或活動,激不起太多迴響;黨內任何爭議,包括“立法院長”王金平到底是心存異心還是擺姿態,不干他的事,由黨中央處理;馬英九在幹嘛?不論民進黨如何批評他的“攏是假”,他照樣“longstay”,愈往南走,馬英九遭遇的嗆聲就愈多,他卻愈自在。

  他和下棋老人抬槓下棋,一起手先吃掉紅傌,讓嗆他聲的老人都笑了;他南下住在綠色聽眾不少的電台主持人家中,差點主人起了家庭革命,但換來一句,“不討厭馬英九,但不喜歡國民黨。”這就夠了。

  國民黨輸了兩次大選,輸到黨主席吳伯雄數度坦言,他輸怕了;因為輸怕了,這回馬英九反倒義無反顧張開雙臂,要擁抱淺藍、淺綠,走向可能一直討厭國民黨,但對他倒可能未必有惡感的選民。馬英九還願意相信,維繫民主最重要的中間選民,確實存在,即使我們的政治環境的確惡劣。謝長廷或民進黨為什麼不相信呢?

  執政七年多,民進黨政府的不安全感,總是在選舉前夕發作;這一回發作地比任何時候都嚴重,包括司法官都被陳水扁批評為七、八成是國民黨。他們可能沒想過,政黨輪替後,敗選的國民黨已經經過黨籍重登記,在綠營執政下,除了有特別政治企圖者,那個笨蛋司法人員會重新登記為國民黨員,還繳黨費呢?只有民進黨刻意在幾次擴大菁英入黨時,硬找司法人員入黨。

  不安全感,是民進黨最大的致命傷,不相信選民的政黨,如何讓選民信賴呢?謝長廷若真改變不了民進黨,那麼還能做一件事:讓不相信民進黨的選民,相信謝長廷吧。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