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績優藍籌回歸 建行即將發行A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6 12:05:57  


  中評社廣州9月6日電/近日,中國建設銀行已經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上預披露,即將發行不超過90億股A股,並預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建行已於2005年10月在香港聯交所H股掛牌上市,而在2年後又準備在A股上市,將實現與另外兩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在A股的會師。這不僅對建行而言是其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而且對A股市場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回歸:必然的戰略選擇 

  建行人士透露,2005年建行H股IPO時就曾經打算在內地A股、香港H股兩地同步上市,但由於當時國內市場仍處於自2001年開始的長達四年的漫長熊市之中,不知轉機何時出現;另外市場承受力以及股民的投資理念還有待培育。在這種情況下,建行只得暫時放棄A股市場,“遠嫁香港”。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近幾年,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幣升值、金融體制更加深入的大背景下,建行在努力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積極應對市場潮流,與國際接軌,大力發展零售業務以及中間業務,開拓海外業務。商業銀行的發展,需要資本金的支持。儘管目前建行的資本充足率遠超過巴塞爾協議的要求,考慮到未來的發展速度,公司仍然需要補充資本金,為快速發展期注入動力,此時發行A股,可謂恰逢其時。 

  2005年9月證監會頒佈《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正式開始了股權分置改革;進而於2006年5月19日頒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重新開閘A股發行。自2006年6月19日重啟新股發行以來,A股市場開始從長達四年的熊市中蘇醒,駛入了快車道,市場融資量穩步上漲。2007年1-8月份,A股市場的股票融資額達到了約2,412億元,已經超過了同期香港市場的融資額約2,256億元。截至2007年8月31日,上證指數和深成指數分別從2006年1月1日的1,180.96點和2,948.80點,上漲至5,218.83點和17,872.10點,漲幅分別達約441.91%和606.08%。 

  此時同樣吸引眼球的是眾多業績優良、特別是已經在H股上市的大型藍籌股份在A股上市。中國銀行、大秦鐵路、中國國航、北辰實業、大唐發電、廣深鐵路、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鋁業、交通銀行、中國遠洋等大型藍籌股紛紛回歸A股市場,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更是實現了A+H同步發行。 

  建行在此時回歸A股,搭上了A股市場發展的快車,可謂時機正佳。 

  搭建新的、更好的融資平臺 

  建行在鞏固現有業務優勢的同時,還在積極推動“向批發與零售業務並重的轉型”、“收入結構多元化轉變”、“向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並重的轉變”、“多功能銀行轉變向國際銀行轉變”。建行雄心勃勃的發展,需要充足的資本金保證。 

  相對於H股以及其他發達資本市場,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偏高。此時發行A股,公司能夠充分融資,達到補充資本金的目的。同時,能夠借助A股市場,更好地回饋廣大國內客戶,為未來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析師認為,此時建行登陸A股,利於國內投資者分享建行的改革成果,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商業銀行是當前中國經濟中最優質的資產之一,投資者通過投資國內的商業銀行,可以分享到中國經濟,特別是優質的銀行業的經營成果。 

  分析師還認為,目前A股市場正處於發展階段,與成熟市場尚存在一定差距,亟需一大批市值大、業績優良、能夠代表中國經濟當前發展現狀的企業。建行等績優的大型企業陸續選擇在國內上市,有利於調整A股市場結構,改善A股市場的資本質量,使A股市場能夠更好的反映當前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現狀;另外,在當前股指屢創新高,資本市場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下,建行等大型藍籌股發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緩解資金過剩的壓力,有利於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石油、神華能源、中煤能源、中海油等也紛紛傳出即將回歸A股市場的消息。作為當前全部股票在H股流通的企業,建行的成功回歸,還將起到良好的示範效應。這不僅僅能夠吸引更多的H股公司回歸A股,還對中海油、中移動、網通等紅籌公司的回歸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