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日首相安倍閃電請辭不影響中日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3 09:01:56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十二日午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宣佈辭職,震驚日本政壇,也備受國際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就安倍辭職答記者問時表示,進一步發展中日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並將會繼續下去。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儘管安倍晉三的繼任人選仍未敲定,但是對未來的中日關係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安倍晉三在去年九月舉行的總裁選舉中當選為日本自民黨歷史上最年輕的總裁,隨後當選第九十任日本首相。受閣僚的經濟醜聞和養老金記錄遺失等問題影響,安倍領導的執政黨在七月參議院大選中遭遇史無前例的慘敗。 

  儘管此後要求安倍辭職的聲音在自民黨內外不絕於耳,他卻在黨內元老支持下以堅持改革為由拒絕“讓賢”。但由於反恐特別法案沒有通過,安倍晉三感到與在野黨溝通有困難,失去凝聚朝野的力量,他自覺疲倦,再沒有政治能量。 

  內閣改組後僅僅八天,因經濟醜聞被迫辭職的新農相遠藤武彥成了對安倍政權最致命的一擊。這位日本首位戰後出生的首相,已經等不到自己執政一周年就被迫黯然下臺。如今問題是由誰來接替?執政黨自民黨表示將於本月十九日選出安倍的繼任者。 

  姜瑜表示:“我們注意到安倍首相作出辭去首相職務的決定。這是日本的內部事務。近年來,中日關係在兩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與發展。 

  社論認為,安倍首相為此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我們相信,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勢頭將會繼續下去。”人們注意到姜瑜的這一重要表態,因為這旣是對安倍晉三改善與發展中日關係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後安倍時代中日關係繼續發展的期望。 

  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純一郞堅持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冷凍期。安倍上任後努力打破僵局,着力改善和中國以及韓國等亞洲國家的關係。尤其是他與中方就歷史問題達成妥協,使中日關係出現轉機。 

  社論說,這一點在日本國內得到了普遍的支持,而且沒有因為這一件事情和外交影響了他的支持率。一般相信,安倍本人的辭職,日本在對華政策方面不會有根本的轉變。 

  社論表示,保持中日關係長期穩定發展,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在中日關係中,最敏感也最重要的是台灣問題及歷史問題。日本方面妥善處理台灣問題及歷史問題,是中日關係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是基本精神,利於妥善處理歷史問題。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當前要堅決頂住台灣陳水扁當局的“入聯公投”,尤其不能背離。只有這樣,中日關係目前的改善才能得到保持和發展。 

  去年十月安倍訪華時,中日兩國同意建立戰略的互惠關係。今年四月溫家寳總理正式訪問日本,同日本領導人簽署旨在建立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共同文件。中日關係已走出最困難時期,雙方正在努力讓兩國關係向正常的方向轉變,兩國廣大人民和明智的政治家也都不願意看到兩國關係因為安倍的辭職出現逆轉。 

  社論指出,當前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起點上,中日雙方應保持高層交往,維護兩國關係大局穩定;不斷拓展和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關係;妥善處理歷史和臺灣等重大敏感問題,防止兩國關係的正常發展受到右的干擾。 

  為了確保中日關係穩步正常發展,中日很有必要通過充分的協商和討論,制訂兩國關係發展的長遠規劃,也就是一種紮實、穩固的戰略關係,這種關係不會因為個別事件或者人事的變動而發生變化。這是人們對日本新領導人的期待。中日兩國共同努力,一定能夠開闢更加美好的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