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核潜艇曆時30年將建成 計劃09年服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5 10:37:57  


印度國産核潜艇可能會參照其更熟悉的“基洛”和209級常規動力潜艇,因此排水量不會太大,預計水下排水量約爲2800~3300噸,略大于法國的“紅寶石”級核潜艇。
  據英國《衛報》11日報道,困擾印度多年的國産核潜艇動力問題可能已經得到解决,新艇將于明年進行海試,幷計劃于2009年加入印海軍服役。 

  下水只是時間問題 

  印度前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艾揚格8日在一個有關印美民用核合作協議的會議上宣稱:“印度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有能力建設輕水核反應堆,我們已在印度南部的卡爾帕卡姆建設了一個輕水核反應堆,以供核潜艇使用。” 

  這是印度首次明確表示其國産核潜艇計劃的動力問題已得到解决。分析人士認爲,艾揚格的這一說法證明了印度在核動力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這將排除印度向美國或俄羅斯購買輕水反應堆的可能性,印度政府也將對國産輕水反應堆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如果艾揚格所言不虛的話,國産核潜艇下水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受美國刺激要搞核潜艇 

  世界上公認的核國家中,能建造核潜艇的至今仍只有“安理會五常”,由此不難想象核潜艇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和象征意義。因此,擁有屬于自己的核潜艇是印度多年來的夢想,在印度看來要“使印度洋成爲印度之洋”,沒有核潜艇是萬萬不能的。 

  印度的核潜艇計劃開始于第三次印巴戰爭。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激戰正酣,印度憑借海軍優勢對巴基斯坦節節進逼。美國政府認爲戰爭責任在印度方面,下令第七艦隊“企業”號航母戰鬥群前往印度洋執行威懾任務,幷警告除非雙方馬上停火,否則美國將考慮進行幹預。面對美軍航母的巨大壓力,戰爭很快結束了。 

  但印度人却感到,“印度洋是美國人的”。這讓因贏得第三次印巴戰爭而聲望大增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怎麽也高興不起來。爲了能在印度洋擁有抗衡美國海軍的能力,英迪拉·甘地在當年的一次高級官員秘密會議上命令海軍部和原子能部論證核潜艇的研制計劃,從此印度開始了一波三折的國産核潜艇研究。 

  研制曆時30多年 

  據稱,如果將印度用于核潜艇設計的圖紙首尾相連,全長可達429公里。印度核潜艇研制計劃名爲“先進技術艦艇”計劃(ATV),至今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曆程,但直到1994年印度才予以承認。長期以來,憑借著與西方國家以及蘇聯的良好關系,印度海軍能方便地獲得來自國外的進口戰艦,但缺乏自行研制戰艦的動力。因此別說是核潜艇,即使是常規潜艇研制領域都是一片空白,這注定了印度的核潜艇計劃將是個長期的工程。 

  從1971年印度核專家拿出第一份核潜艇方案開始,印度先後于1971年、1977年和1980年3次啓動核潜艇的配套動力研究,但3次研究探索都無功而返。 

  這讓印度當局失去了耐心,遂于1988年以租借訓練的名義破天荒地從蘇聯獲得了C-I級(670型)核攻擊潜艇3年的使用權。對于這艘來之不易的核潜艇,印度海軍表現出了空前的重視,不僅以印度戰神的名字命名其爲“查克拉”號,還專門組織人員對核潜艇的操作和構造進行研究學習,幷仿照C-I潜艇大幅調整了國産潜艇的研制計劃,但由于核潜艇的心髒——輕水反應堆的研制長期無法突破,印度一度于1998年宣布暫停核潜艇的研究計劃,以等待“核潜艇用先進核反應堆”取得進展。 

  不想這一等,又是一個10年,以至于印度海軍不得不于2004年再次租借2艘俄羅斯的“阿庫拉-II”級核攻擊潜艇填補真空,而科學家們所描述的國産核動力裝置直到最近才有了眉目。 

  核潜艇仍有技術缺陷 

  印度的第一艘核潜艇會是什麽樣呢?情報顯示,受到本身技術力量的限制,印度的第一艘“國産”核潜艇不大可能采用與C-I或者“阿庫拉”級核潜艇相關的技術,反而會參照其更熟悉的“基洛”和209級常規動力潜艇,因此排水量不會太大,預計水下排水量約爲2800~3300噸,略大于法國的“紅寶石”級核潜艇。 

  武器方面則幾乎全面使用俄式裝備,已知的采購清單中包括了65型魚雷、“俱樂部”潜射導彈和兩國共同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對印度海軍來說,最希望出現在新潜艇上的裝備,恐怕還是“大地”彈道導彈的海軍型——射程320公里的“弩弓”導彈。但是包括印度海軍在內的許多人士都在擔心,排水量僅3000來噸的“國産”核潜艇是不是能承受得了這份厚愛?(來源:國際在綫-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