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謝長廷對大陸有善意 誰敢當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7 00:16:36  


常被批“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的謝長廷講話,越來越難讓人當真的來看。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謝長廷對大陸的政策始終在善與非善之間搖擺,一會兒説好,一會兒說不好,結果,大陸滿腹狐疑,越來越不敢把謝長廷的好話當真的來看。大陸對謝長廷的態度,始終在觀察中徘徊。

  新加坡《海峽時報》24日刊登8月中上旬專訪謝長廷的內容,他在訪談中表示,若當選,對大陸要開放,但必須要維護台灣的“主體性”。他認為,台灣應該開放一些對台灣有利的領域,譬如開放大陸投資人到台灣投資,另外就是直航,這可以降低台灣企業的商業成本。此外,謝長廷也贊成開放大陸觀光客到台灣的政策。而對於台海兩岸的談判,謝長廷認為,不應該預設太多前提,不應該是“我們向他們投降,也不是全盤接受他們的” ,不過,他也強調,“我們願意盡最大努力尋求對話與談判,以便讓台海和平,這非常重要!”

  謝長廷這一番話,是有善意的。至少表現在如下幾點:一,是從維護兩岸關係現狀出發的政策思考,這樣的方向是對的。二,對大陸開放的力度比較大,特別是開放陸資入台,很有魄力。三,盡最大努力尋求對話與談判,必然對兩岸關係穩定具有極大的利好因素。應該肯定,大陸對於上述的謝長廷的政策思考,是沒有理由不持歡迎的態度的。

  台北“中央社”報道,謝長廷8月11日、12日訪問新加坡兩天,並在12日上午接受《海峽時報》專訪,事隔一個多月,《海峽時報》以《謝長廷的夢想是讓台灣有個穩定且優質的生活》為標題,在第八版以2/3個版刊登專訪內容。台北《中國時報》報道,謝長廷幕僚指出,這雖是一個多月前的訪問,但謝長廷的兩岸政策理念相當一貫。

  一篇報紙的專訪爲何遲一個多月才登出來?從專業人士角度來分析,最主要理由大概有兩個:一,報紙編輯部門另有思考,推遲刊登。二,被採訪人要求暫緩刊登。如果是後者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謝長廷可能認爲一個多月之前形勢不許可,該專訪文章最好不登載。那麽,爲什麽一個多月之後就可以登載了呢?

  一個多月之前,謝蘇配尚未最後完成,謝長廷在黨内的壓力非同小可,早前表達的對大陸善意的政策受到嚴酷的圍剿,謝長廷當然懂得進退。既然懂得進退,爲何又要在新加坡說這麽一番話呢?明顯是他要借新加坡這個渠道向大陸先行傳遞信息。這樣的手腕,不能不説是高超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