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行:中國改革商業環境上進步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8 05:55:34  


  中評社溫哥華9月27日電/ 世界銀行星期三公佈了一份有關世界各國商業環境狀況的報告,新加坡、紐西蘭和美國名列前茅。這份報告在談到中國時讚揚中國通過改革在商業環境方面取得了進步,但是,中國的官僚體制仍然在許多方面限制工商業、尤其是私營企業的創立和自由發展。

  據VOA News報道,世界銀行下屬的投資和諮詢機構--國際金融公司發佈了《商業環境評估2008》的年度報告,對全球178個經濟體的商業法律和政策、投資環境、政府的效率和廉潔程度等10項指標進行了綜合考查,結果新加坡連續第二年榮登最佳商業環境的榜首,緊隨其後的是紐西蘭,美國排名第三。

  報告對於中國在商業政策和規章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認為中國在過去一年中推出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有利於改善商業環境。世界銀行的這份報告把中國列入全球深化商業制度改革的10個經濟體的行列。但是,報告同時指出,中國的官僚體制仍然在許多方面限制工商業、尤其是私營企業的創立和自由發展,因此在商業環境的全面綜合評估中,中國只排在第83名。

  *中國的商業法規改革表現突出*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事務發言人穆罕默德.阿裏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過去一年中國在商業法規方面的改革令人印象深刻。他說:“世界銀行每年都發佈商業環境評估報告,目的是調查各經濟體在促進商業發展方面的表現。今年中國表現突出,進入法規改革前10名國家的行列,這些國家都推出了有利於商業發展的新法規。中國在這方面不僅進入世界前10名,而且在東亞地區名列第一。”

  報告特別提到中國在過去一年通過的兩部重要的商業立法:《物權法》和《破產法》。今年3月由中國全國人大最後批准通過的《物權法》在共產黨統治的歷史上首次提出私人財產和公有財產同樣不可侵犯的原則;今年8月剛剛推出的《破產法》把多種所有制形式的企業推向市場經濟的旋渦,取消了國有企業長期享有的特權地位,進一步深化了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

  世界銀行亞太地區發言人阿裏夫認為,中國的這兩項重要改革措施讓全世界看到了北京改善中國商業環境的決心。他說:“中國政府通過新的財產法賦予私有財產和國有資產同等的重要性,受到國家同樣的保護。《破產法》則打破了以往國有企業只生不死的神話,保護債權人優先清算破產企業抵押物品的合法權利。這些法律的通過極大地增加了投資人在中國做生意的便利和信心。我相信,外國投資人會感受到這些法規的重要意義。”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今年頭8個月,共有2萬4千848家外國企業進入中國,中國吸引外資的數量和規模都在繼續穩定增長。

  *中國官僚體制妨礙工商業創業*

  世界銀行的專家指出,和投資環境優化條件已經確立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還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中國政府的官僚體制和繁瑣的審批手續為工商業的創立和發展設置了巨大的限制和障礙。傑斯丁.亞帕是報告的作者之一,他在香港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舉例說,在中國創辦一家建築公司需要履行37道手續才能領到營業執照;在中國的公司平均每年花在納稅方面的時間為872個小時,大約相當於一個月。這位專家指出,這些官僚體制方面的弊病顯示出中國的商業環境還不成熟,因此在綜合排名方面位居中等水準。

  世界銀行的專家認為,和商業環境的排名相比,一個國家在優化商業條件方面取得的改革和進步更為重要。中國兩年前在商業環境評估中的綜合排名是第108位,今年躍升到第83名,反映了它在改革商業環境方面取得的重大進步。世界銀行亞太地區事務發言人阿裏夫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當然在縮短營業執照的審批時間和簡化雇傭手續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但是,我們注意到政府正在逐步努力改善這些工作。我們看到中國每年都在進行重大的改革,這些改革使中國的商業環境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世界銀行公佈的商業環境評估報告指出,過去一年,經濟快速增長的其他東亞經濟體的商業環境改革的步伐遠遠落到中國的後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