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陷入死胡同 台商拒絕等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8 14:48:50  


陳水扁上台以來,一直對兩岸經貿採取緊縮政策,形成了最無效率的管制政策。
  中評社香港9月28日電/“北移”、“西移”,成為近期台商圈中使用率最高的辭彙!“與其說是北移,不如說是北擴,台商投資多元化了!”東莞台協會長郭山輝在接受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台資企業投資大陸多年後,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拓展,尋找更便宜的原料基地、製造基地,也是理所當然。

  台灣當局多年來從戒急用忍到有效管理,對兩岸經貿一直採取緊縮政策,其實已經形成最無效率的管制政策。“兩岸經貿政策已經走到死胡同了。”一位台商會長直言,從戒急用忍到積極管理,逼著眾多台商寧可到大陸找死,都不願意留在台灣等死。 

  16年前,郭山輝帶領五家下游廠商,在東莞大嶺山腳下成立了台升傢具廠,如今這家當年台灣的“夕陽廠商”,已發展成年營業額逾百億的國際大廠。前年,郭山輝在與上海一河之隔的浙江嘉善,設立了500畝的傢具廠。他說,“這裡可內銷,也可外銷,彈性很大。”“外銷企業設在沿海出口便利,內銷產業就無所謂,大陸地大人多,只要市場消費力強就行。”某種意義上,郭山輝和東莞不少往長三角移動的台商,都被視為北移的代表,但實際是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選擇。

  不過,力國集團董事長王國達認為,還是要看產業形態,如果以通路物流為考慮,在哪都一樣。何況,北移或西移固然降低商務成本,但落後地區的人力培訓成本,支出會更大。在上海七寶鎮設廠14年的王國達,最近就把他擴充的生產基地設在虹橋郊區。他說,郊區商務成本不算高,“如果勞力密集產業考慮遷移後總體成本能降兩到三成,那就有遷徙的必要了!”
 
  二三線城市 更容易獲利 

  廣東台商北移、華東台商西移,顯然就是王國達說的以降低成本為考量。但更重要的是,尋找一個新的投資處女地,為自己找到更大的獲利空間。此外,城市經濟發展策略、土地、勞動力成本提高,加上勞力密集產業及高污染性行業的淘汰,也導致早期台商聚集區的遷徙。

  以深圳為例,去年被迫搬遷的台商至少有800家。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富海表示,深圳可開發土地總共不到1,000平方公里,而在2000年時,就已開發了800多平方公里,目前只剩下100多平方公里土地。當地方政府開始精確計算每寸土地的投資含金量,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土地佔用面積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得不面臨轉移或升級的考驗。

  但對優質企業來說,中西部或華北地區城市的招商部門卻紛紛展開“爭搶戰”,“新的投資布局是,不少台商前往二三線城市拓展商機!”和縱向看台商投資策略轉變相較,台灣加盟連鎖促進會理事長王國安則從橫向檢視台商拓展商機。 

  哪有肯德基 就往哪裡去 

  “哪裡有肯德基,我們就往哪裡去!”在大陸,肯德基成了中小企業、特別是連鎖餐飲業企業設立的“指數”。近年來,王國安帶領不少台灣連鎖餐飲,考察不少中小城市,讓台灣的餐飲服務業伸入大陸各大中小城市,成績斐然。“透過台商製造業的成本、管理與先發優勢,與台商服務業經營管理與通路經驗相結合,必然可成就不小的發展空間”,顯然,王國安不認為區位是台商投資的首要考慮因素。 

  隨著大陸經濟起飛,各地經濟也漸結出纍纍果實。廣東GDP已快超過台灣,湖南省今年也正式加入生產總值千億俱樂部。不管西遷北移,或前往二三線城市投資,“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是投資地。”台商相信的應是這一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