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教育在沈淪” 北教大校長痛批李遠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8 15:49:32  


   中評社香港9月28日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劉源俊今天在“教師節”發表聲明,痛批“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李遠哲“對教育及教育行政外行”!劉源俊表示,過去二十年的教育改革過程中,由於缺乏規劃、急功躁進,從前的優勢已消耗殆盡。他沈痛地說:“教育在沈淪,‘國力’在下降”! 

  中時電子報報道,台灣競爭力論壇今日在“立法院”舉辦“下一代教育的未來在哪裡?”研討會,與會者對政府的教育決策、規劃、檢驗機制大表不滿。劉源俊在書面發言稿中指出,教改會聘請“對教育及教育行政外行的李遠哲兼任擔綱,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命運”。 

  他表示,在李遠哲主導的教育改革過程中,一方面將教育事業當經濟事業看待;另一方面又忽略經濟與社會因素(例如完全漠視師資培育與人口變遷),“頻頻更換主事者,復任由一意孤行,於是治絲益棼,如今落得覆水難收的局面”。劉源俊感慨地說,多少學子備受煎熬,多少家長痛苦莫名! 

  劉源俊呼籲,“行政院”應仿效日本的“教育審議委員會”,立法成立一常設的“教育發展委員會”,藉以整合各部會的意見與力量,規劃、推動與評估教育改革的進行。 

  與會的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呼應指出,當年很多改革方案雖源自海外,本意是好的,但因未全盤深入了解,忽略“國情”與傳統,也沒做可行性評估,結果造成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一綱多本政策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九年一貫課程由九年縮為四年實施,教師準備不及、邊學邊教,“多元教育變成多(花)錢教育”。 

  她也批評,歷任“教育部長”更迭過快,“有的對教育完全外行、有的重意識型態”,每人一套,政策不連貫,也是政策匆促上路,急於求功效的負面效應之一。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