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潘錫堂:為何兩韓能舉行峰會而兩岸卻不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2 09:50:34  


潘錫堂:當陳水扁一再否認“九二共識”,卻又不斷提出期待兩岸復談及領導人會晤的訊息,證明其只是虛情假意的空話而已。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作者 潘錫堂)韓國總統盧武鉉今天跨過韓朝軍事分界線,前往朝鮮進行訪問,參加韓朝兩國第二度峰會,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會面。此為2000年6月以來,兩韓再度高峰會。究竟兩韓高峰會是否可給予兩岸當局借鏡,抑或兩岸問題因有一定難度的罩門與盲點,要仿效兩韓舉行峰會並不容易。這些問題在在值得檢測與省思。

  第一次兩韓高峰會,金大中與金正日簽署了以降低朝鮮半島緊張、加強經濟合作、解決人道問題及邁向自主性的和平統一為主題的“共同宣言”,作為雙方未來互信合作的基礎。然而兩韓領導人有55年未曾接觸,卻能展開首次首腦會晤和會談,對於增進相互理解、發展南北關係,進而實現和平統一,深具重大意義。

  兩韓若賡續舉行第二次峰會,將在第一次峰會共同宣言的基礎上,把雙方的發展提升到更高的階段,從而開創朝鮮半島和平、繁榮與統一的新局面。

  事實上,陳水扁早在2000年620的就職滿月記者會中表示,南北韓能,為什麼兩岸不能?的確如此,兩韓與兩岸有許多相似之處,如二戰後分立分治,武裝衝突、軍事對峙,以及均有舉行會談,但兩岸海基海協兩會之談判機制,自1993年辜汪會談後協商都無功而返,甚至中斷協商以迄於今,但兩韓卻能順利地舉行政治性談判性質的峰會。

  正因如此,不少人認為,兩韓能從政治與軍事之對立及民間文化經貿之鮮少互動,邁向多年前雙方“總理層級”的會談,甚至提昇至高峰會,係一種消弭敵意與對峙、體現善意與誠意、共建互信追求雙嬴的關鍵起點,值得兩岸當局所借鏡。更何況兩岸文化經貿交流、台商赴大陸投資及雙方人民往來之頻繁,遠甚於兩韓之互動何止千百倍,為何兩岸當局不能儘速促成雙方高峰會?

  儘管大陸肯定兩韓透過峰會及不同層級的對話改善關係,但在北京心目中,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戰遺留問題,性質完全不同於二次戰後國際協議形成的兩德與兩韓問題,因此不能相提並論;其次,北京也認為,國際社會公認世上只有一個中國,這與兩德、兩韓均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主權國家情形不同。易言之,北京堅持台灣問題只能在一中框架下解決。

  儘管如此,中共領導人對兩岸峰會與復談也有所期待,例如1995年的“江八點”與2005年的“胡四點”均指出必須立基於“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絕不可廻避或模糊以對。

  其實兩韓領導人峰會能接續舉行,關鍵在於雙方共同主張和平、和解、合作與統一,亦即在國家定位上,兩韓既要和平也追求統一。然而兩岸則有所不同,北京倡議和平統一,扁當局卻只要和平、拒絕統一,甚至還進而拋出“一邊一國論”、“終統論”、“正名制憲”、“以台灣名義入聯公投”等形同要與大陸“和平分手”的主張。

  因此,當陳水扁一再否認“九二共識”,卻又不斷提出期待兩岸復談及領導人會晤的訊息,證明其只是虛情假意的空話而已。無怪乎,兩韓能舉行高峰會,而兩岸卻不能。(作者潘錫堂 現任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