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快樂縱走”:將公益嵌入了生命體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3 12:55:54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10月1日,“奧運夢同心圓.希望工程快樂縱走”活動正式舉行。700多名愛心人士組成的“縱走”隊伍,以“迎接奧運、強身健體、支援公益”為主題,在蜿蜒的山路間最長縱走百公里。昨天淩晨兩點,最後幾個一百公里挑戰者蹣跚回營。在眾多愛心人士的支援下,本次活動共籌集資金70多萬元,將以每個學校2萬元的資金配置,投放到30多所希望小學。
  
  此前,策劃者還一直擔心,這樣一個既要“捐錢”,又要“受累”的活動,在內地是否會有市場?是否會有人回應?是否會由於沒人參與半途而廢?事實無疑讓擔心變成了喜悅。從報名參加者的踴躍程度,以及活動籌集的善款看,這種活動深受人們的喜愛,參與“快樂縱走”的人,聚集在了“公益”的旗幟下。有人不辭老邁,為了報答一生中受到的幫助和關愛;有人全家總動員,認為該活動不僅將人帶進“沒有尾氣味兒”的大自然,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有人借此活動不斷挑戰自我,並潛移默化地將公益植入到個人的生命體驗中。

  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步行籌款在國際公益活動中已成普遍模式之一,“縱走”源自登山運動,每名縱走者將肩負“愛”的理念,勸募周邊親友、老闆、同事等廣聚愛心,贊助其參與這一“壯行”,並籌集更多善款。這種形式在香港已有20年歷史,每年可籌集上千萬港元。而目前,內地的不少公益事業仍部分停留在“衝動性捐贈”層面。
  
  旅行、縱走這類公益活動模式,之所以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公益形式已經遠遠超越了人類情感中的“感動”層次,深深地嵌入到個人的生命體驗中,成為生命和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旅行、縱走,參與者增加了體驗世界的寬度和廣度。它幫助人們建立起與世界、自然,與人和社會更為廣泛、更為深刻也更為普遍的生命聯繫,從而使人變得寬容,變得更富同情、理解和愛心。旅行越多、行走得越遠,生命的牽掛也往往越多。
  
  通過旅行和縱走這類身體力行的親歷活動,人的生命活動得到了延伸。比如,去過的地方從此不再是陌生的地方了,經歷過的人從此不再是陌生的人了,你開始變得對他們有所關心;比如,聽到一個地方發生災難,到過那個地方的人所感覺到的痛,跟沒去過的人完全不一樣。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彼此更是情懷相系。牽掛和愛,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成為了生命的一部分。至於和自己同行的一些人,也因為曾經共同的經歷,甚至患難與共乃至生死與共的歷程,變得關係更為緊密,友誼獲得了昇華,靈魂得到了淨化。如此一來,公益旅行和縱走就仿佛延長了生命,增加了生命的深度、廣度與厚度;而那些被勸募的親友、同事和熟人,同樣會越來越被深沉的愛與執著吸引。
  
  所以,“快樂縱走”是生命體驗的傳遞與接力,而不再是簡單的施與受施。施與者、勸募者所享受到的生命昇華,甚至要比受施者得到的,多得多也深刻得多。
  
  社論表示,社會在發展,國人所能享受到的閒暇也越來越多,旅遊也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時尚生活方式之一。但同時,旅遊的發展階段可分為觀光、休閒、體驗,體驗是第三階段,乃大勢所趨。從浮光掠影的觀光和寄情山水的休閒,再到建立更深刻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生命體驗,愛會傳遞,善會成為生命的方式,親子教育的模式也會變得更加自然、輕鬆而有效。那麼,若有閑,不妨獨自或者和家人、孩子一道,親自體驗一次公益縱走活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