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謝長廷跑校園、走寺廟 挖中間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7 08:44:43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距離大選進入最後半年決戰期,謝長廷在扁式強勢選舉風格下“消音”,不過謝營評估中間選民仍將成決勝關鍵,因此謝持續以非傳統的“一步一腳印”戰術,擴大綠營版圖。

  聯合報報道,上次颱風假,謝跑到總計只有兩百多人的北縣新店原民部落,花了一小時座談。頭目激動地用母語說,“住了幾十年,這是第一次有‘總統’參選人來看我們!”

  原住民不是綠營票倉,過去民進黨迷信原民買票文化盛行,拔樁招數不外乎“頭目津貼”或學藍營賄賂樁腳。

  但謝投資前所未見精力走訪,包括花兩天深入只有一百五十人的司馬庫斯部落,因媒體無法隨行,幾無曝光效果;謝飛去蘭嶼參加祭典,連黨內原民“立委”陳瑩都坦言不好經營,她選舉時在蘭嶼只獲一票。

  許多原住民本非挺綠,但小地方難得看到政治人物垂青,“見面三分情”,不自覺就熱情表態挺謝。

  謝也藉由下鄉走訪行程,低調向藍營招手。日前謝下雲林掃街拜票,刻意安排掃到了前縣長張榮味家,還跟張榮味母親握手致意,張榮味母親也熱切恭祝謝當選。

  一位曾兩度為扁呂輔選的幹部分析,幫扁排行程,排太少會挨罵,因為扁每天一定要“握到很多手”才安心,扁相信這些都是票;但謝最討厭走馬看花,排太多反會被罵,謝認為“沾醬油”不如不去。親謝人士認為,扁雖較擅長煽動投票熱情,但謝這種傾聽模式,更能打動人心、開拓選票。

  傳統綠營參選人的選舉暖身,多從跑地方黨部座談開始,但謝長廷一概不排這些行程。親謝人士說,謝在初選時已經把黨內跑過一輪,且黨部都是鐵票,大選當然要投給綠營,不如花時間精力去開拓選票。

  謝下鄉必跑各地廟宇等信仰中心,經常安排座談,因為謝認為寺廟在鄉下是意見傳播的場所,只要走訪寺廟,效應很快就會在地方傳開,當地居民也會有備受重視之感。

  統獨議題被視為民進黨選票提款機,但謝長廷意識到這類老化政治議題,恐難吸引年輕人。謝曾分析,兩千年還是國小、國中的學生,如今已有投票權,這群人所經歷、認知的政府是民進黨,對威權國民黨政府毫無認識,討黨產、白色恐怖等話題,對他們號召力有限。

  因此謝除安排校園系列座談,主打幸福經濟,來搶攻年輕票,謝也經常參觀流行的資訊展、設計展,甚至大玩Wii的拳擊賽,拉近與年輕人距離。

  謝開拓中間選票的另一方式,是靠模糊與馬英九的區隔。民進黨兩岸經貿緊縮政策,一度讓不少綠營金主也“挺不下去”,謝則藉由主打他與馬都是兩岸的“開放派”,兩人兩岸經貿主張差異非常小,淡化民進黨在企業界的壓力。

  相對於扁與黨中央對馬火力全開,謝扮白臉,批馬不口出惡言,並主動伸出願與國民黨合作等橄欖枝,也是瞄準痛恨政黨惡鬥的不投票族群。

  “選舉是兩邊候選人犯錯愈少,愈有機會出線”,挺謝人士表示,現在打成扁、馬對決,謝雖被邊緣化,但馬被迫提早開始迎戰,耗損率也很大,過去選戰都是前三個月才開始打,這次要打半年,讓府院黨帶頭消耗馬英九的子彈,只要馬犯錯,謝就是得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