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民黨客家票 面臨被割喉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8 09:38:36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儘管桃竹苗被認定是藍營的大票倉,民進黨執政七年,在桃竹苗客家票得票率卻是節節上升;面對綠色政府以龐大資源投入客家事務,馬英九只有鎖定民進黨長期的“河洛人沙文主義傾向”為突破口,以訴求提升客家文化為主流文化,反攻族群意識濃厚的綠營客家票。

  聯合晚報昨天報道,客家票向來被認定是北藍南綠,不過選票統計民進黨在桃竹苗的得票率從1996年到2000年,由1成多成長為近3成,2004年再成長為近4成,此次大選民進黨因此喊出突破5成的目標;藍營人士直言,綠營不斷投入大量資源興建各項客家建設硬體,以客家人比較注意實際的資源與政績,國民黨確實面臨客家票被割喉的挑戰。

  馬英九走訪客家村,選定從各項客家文化、音樂的保存與提升等軟性議題著手,無非也是認定在硬體建設的戰場上,民進黨的確已有相當建樹,藍營不宜一筆抹煞;但民進黨執政在客家事務投入大量資源同時,文化上有意無意傳達“河洛人沙文主義”的傾向,卻給了馬陣營建構客家政策的切入點,質疑民進黨沒有真正讓客家文化成為台灣主流文化之一,因此成為馬英九客家政策的主軸。

  從文化角度切入,馬英九一方面可以克服缺乏資源對客家組織綁樁的劣勢,另一方面,由於過去國民黨戒嚴體制等因素,社會運動向來是國民黨的沙漠地帶,長久以來地方文史工作、環保運動及傳統文化創作者因此屬親綠色彩,但因理想性高,對民進黨政府未真正提升客家文化的地位,感觸也更深,從文化環保等議題出發,馬英九也形同為國民黨客家選票開拓另一塊處女地,不過數十年的疏離能否在短期內獲得成效,恐怕還有待檢驗。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