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洲日報:盧武鉉跨三八線 朝鮮半島再露曙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8 17:21:45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每日時評”欄目7日刊載題為“朝鮮半島再露曙光”的評論文章。文章說,一條短短的分界線,將韓國和朝鮮一分為二。雖然三八線兩邊的山水乃至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沒有任何不同,但就是這個堡壘,把朝鮮民族分隔了半個世紀之久。難怪韓國總統盧武鉉在徒步跨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時內心非常激動,因為距離上一位韓國人,這一步足足等了50多年。 

  文章稱,盧武鉉就是帶著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前往平壤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會晤,雖然在出發前,輿論普遍批評它充滿政治動機,且金正日在峰會期間多次不按章出牌,但從峰會發表的宣言,可以成果豐碩來形容,甚至超過許多人的預期。

  文章指出,這次峰會最大的亮點,無疑就是雙方都表明了為實現朝鮮半島和平與無核化的意志和決心。雙方一致認為,應將目前的停戰機制,轉變為和平機制,最終確保朝鮮半島永久和平。過去,由於韓國在韓戰結束時沒有簽署停戰協定,平壤一直認為首爾沒條件成為建立新和平機制的一方,如今朝鮮放棄這一立場,說明朝鮮已認同韓國是建立朝鮮半島和平機制的重要一員,意義重大。其中設定西海和平合作特區的協議,將為解決韓朝之間的矛盾提供契機。

  此外,雙方也決定大規模推進經濟、文化等領域合作,並擬首次為韓朝三通(通航、通信、通關)鋪路。

  從宣言涵蓋的內容來看,這絕不可能是盧武鉉與金正日在短短的兩輪會談中便談妥的,而是因為兩國官員之前密集的談判後,再經兩人最後確認。換言之,兩國對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繁榮都有了共識,因此這次峰會才會取得十分具體且圓滿的結果。

  文章認為,如果說7年前首次韓朝峰會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的話,此次峰會可以說是一次實質性的接觸,雙方討論了很多實用事項。

  但,再多的協議若沒有加以落實,也是徒勞的。2000年,金正日和金大中會晤時,也是說得非常暢快,而且還做出了承諾,讓不少人都以為朝鮮半島和平指日可待。然而,兩年後金正日送給韓國的卻是核武器,不但讓金大中的“陽光政策”受到嚴厲批評,韓朝關係也因核問題而降到冰點。

  文章表示,金正日這次又是否會反口,還是說話算數,還有待觀察。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國際社會都樂見盧武鉉這次歷史性地跨越三八線,能為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進程注入新動力。 


    相關專題: 朝韓峰會 盧武鉉徒步跨越三八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