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軍事外交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9 10:41:14  


9月28日,中國海軍“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抵達澳大利亞悉尼港。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解放軍報報道,2007年6月初的新加坡,再次迎來被稱爲“香格里拉對話”的亞洲安全大會的召開。這一多邊安全論壇成立6年後,會場內首次出現了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率領的中國軍方高級代表團的身影。 

  中國軍方代表闡述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和防禦性國防政策,指出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與以往大國崛起不同的、全新的發展道路,目的在于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和諧的發展。中國將按照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原則處理對外軍事關系,主張各國通過安全對話與合作、增進了解與互信,共同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的安全穩定,堅决反對戰爭政策、侵略政策和擴張政策;秉持“强不執弱”、“富不侮貧”、“講信修睦”、“協和萬邦”的精神,致力于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合作關系…… 

  一句句坦誠自信、擲地有聲的話語,贏得與會各國代表的積極反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明確表示,亞洲國家幷不把中國軍事力量增長看作是對地區安全的一個威脅。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認爲,當印中雙方致力于與全球經濟融合時,新的機遇也爲雙方重塑關系提供了機會。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也表示,美中在反恐、反核擴散及能源安全問題上有著共同利益,因此有理由對美中關系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近年來,中國以開放、透明、坦誠、務實的理念與態度,通過軍隊高層互訪、戰略對話、雙邊與多邊安全論壇等形式,闡述自身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地區穩定、構建和諧世界的主張。我軍與美、俄、日、澳、英、法、德等國建立起防務安全磋商機制,幷將這一機制逐步拓展到巴基斯坦、蒙古、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周邊國家,乃至南非等國。“面對面”的防務交流和對話,疏通拓寬了軍事互信的渠道。 

  2007年8月底,美國國會衆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斯凱爾頓一行成爲首批訪問我軍第二炮兵司令部的美國國會議員。斯凱爾頓對媒體表示:北京對中國軍事能力的問題做了坦誠的回答。 

  深化合作 

  2007年9月10日,我海軍“廣州”號導彈驅逐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圓滿結束對英國的訪問,駛向此次歐洲四國之行的第三個目的國——西班牙。同一天,“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和“洪澤湖”號綜合補給艦從青島港起錨,踏上出訪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友誼之旅。 

  同一時間有兩支現代化艦艇編隊出訪海外,這在中國海軍的曆史上幷不多見。屈指算來,近5年間,我海軍艦艇編隊10次犁開三大洋的風浪,將和平、友誼之旅的航迹延伸至五大洲的近30個國家。   

  進入新世紀,我軍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力度不斷加大。2004年9月25日,我軍邀請周邊16個國家的軍隊領導人和軍事觀察員及駐華武官60餘人,在中原腹地某訓練基地觀摩了“鐵拳——2004”演習。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邀請國家最多、外軍觀察員層次最高、對外展示規模最大的演習活動。近年來,我軍先後5次邀請外國軍事觀察員或駐華武官觀摩我軍師旅級演習,每年都要組織駐華武官及外軍來訪人員參觀我軍部隊,目前我陸海空軍和第二炮兵都接待過外軍人員參觀訪問。朱日和的野戰硝烟、確山的山地對抗、雪域高原的營區、東海之濱的軍港,都自信地迎接過外軍同行挑剔的眼光。 

  而中國軍人求真務實的目光,也在一次次的走出去中,聚焦于外軍的管理經驗、作戰與訓練理念上。2001年以來,我軍先後多次派員觀摩外軍軍事演習。2005年和2006年,我軍除擴大規模組織各軍種機關幹部與基層主官出國考察外,還向20多個國家派出軍事留學生500餘名,同時,有140多個國家的2000餘名軍事人員到我軍院校學習。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