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華日報:陳水扁不認輸 準備以拖待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0 14:51:15  


  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總統府秘書長”葉菊蘭行文台北地院,指“國務機要費案”相關六件卷證,業經陳水扁“補核定”為絕對機密,應予返還“總統府”,案經“合議庭”駁回,“總統府”已決定提出抗告。台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儘管全案尚待高院裁定,但“合議庭”法官不畏權勢,捍衛審判獨立的精神,應給予高度肯定。

  “國務機要費案”自去年十二月十五日開始審理以來就風波不斷。先是吳淑珍藉病請假,繼而其他被告也藉故拒絕出庭,除了律師團採取諸多動作干擾審判,府、院、 党更全力阻撓。等到“大法官”釋字六二七號解釋出爐,明定“總統”享有“國家機密”特權後,陳水扁聲請發還所有扣案憑證及訊問筆錄未果,乾脆將相關證物,一併重新核定為“永久保密的絕對機密”,由“秘書長”葉菊蘭具名聲請發還。

  顯而易見,陳水扁自始就準備打拖延戰,希望以時間換取空間,在犯罪事證確鑿狀況下,其操作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讓“國務機要費案”審不下去。如果相關卷證被認定為絕對機密,就不得呈堂做為證據,縱使“國務機要費案”繼續審理,法官也無從將相關被告定罪,最後當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了了之!

  如此以拖待變的策略,當然要儘量製造事端來使力。就表面看,“總統”既有“國家機密”特權,又可隨時于審判程式中核定機密,因此補核定相關卷證為絕對機密的動作,倒也可以算得上依法有據。然而,地院“合議庭”之所以裁定駁回,主要是從法、理、情任何角度審酌,陳水扁的做法根本站不住腳。

  首先,“國家機密保護密法”明文規定,核定機密應在必要的最小範圍內,且不得為隱藏行政疏失、違法、掩飾特定人不名譽行為。陳水扁補核定為絕對機密的相關卷證,正是“國務機要費案”中違法和行政疏失的證據,足以構成他自己和吳淑珍的不名譽行為,硬要核定為絕對機密,當然違法。

  其次,在“國務機要費案”案中,吳淑珍等人真正的主角就是陳水扁。試想,共犯集團的主犯如果掌握大權,難道就可以把扣案證物悉數藏匿或湮滅,讓所有的共犯都逍遙法外嗎?何況身為“國家元首”,難道不應該回避嗎?再者,陳水扁的計謀一旦得逞,今後所有“總統”都可為非作歹,毫無忌憚,縱然被人揭發,也可以立即把所有證物列為永久保密的絕對機密,使之無從調查,也無法定罪。如此一來,“總統”豈不是擁有犯罪特權?

  總之,“國務機要費案”的相關憑證,都是“總統府”甚至“總統”本人交給檢察官,並非不法取得,當時也未列為機密;至於偵訊筆錄,都是檢察官在所有被告自由意志下所為,起訴後其內容又多半已公諸於世,對“國家安全”或利益未見任何損害。如今陳水扁要將這些犯罪證據,核定為絕對機密,顯然既沒有必要性,更沒有正當性。

  儘管如此,陳水扁絕對不會“認輸”,姑不論抗告提出後,高院裁定尚在未定之天,設若高院駁回抗告,陳水扁也必然不會罷休,因為只要“國務機要費案”繼續審理,吳淑珍等人就極可能判罪,即使目前無法對陳水扁訴究,但他遲早終將鋃鐺入獄。所以陳水扁一定會千方百計,使“國務機要費案”審不下去,這正是台灣民主的最大諷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