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解釋“多黨合作制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0 15:44:43  


  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十七大召開前夕,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作客人民網,並在中國共產黨新聞“先鋒論壇”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陳喜慶解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主持人問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近些年來,多黨合作制度,在制度化和規範化方面都取得比較顯著的新進展,我想請您給我們談一談,我們國家為什麼要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這個制度的優越性到底體現在哪里?它有哪些方面的特點和優點?

  陳喜慶說這個問題確實有不少網友所關心,甚至也是國外一些朋友關心的問題。他說,我們感到實行什麼樣的政黨制度,是由一個國家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國除了中國共產黨以外,還有八個民主黨派,還有無黨派人士,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陳喜慶指出,這項制度,我們感到既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兩黨制和多黨制,也有別於有的國家實行的一黨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適合我們國家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項制度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制度呢?2000年,江澤民同志在十九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曾經有一個概括,把我們這個制度概括為20字的基本特徵,就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這具體體現為“四個嶄新”:

  一是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政黨制度形式,現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政黨制度無非是一黨制、兩黨制或者是多黨制,而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在世界上應該說是獨一無二的。辛亥革命以後,我們國家曾經效仿西方實行過多黨制,最多的時候,政黨達到300多個,但這種嘗試最終被中外各種反動勢力所扼殺。 

  1927年國民黨反動勢力實行一黨專制,始終被歷史和人民所拋棄,所以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教訓,與各民主黨派一道共同創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世界政黨制度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創立一種嶄新的政黨關係。彼此爭鬥、互相攻訐,是西方兩黨制和多黨制國家政黨關係的突出特點,而在我們國家,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一種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係,是一種團結合作的親密友党關係。  

  三是創立了種嶄新的執政方式。實行兩黨制和多黨制的國家的執政黨,通常主導和獨佔國家權力,其他政黨只能作為在野黨或反對黨,而在我們國家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參政黨的參政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說主要叫“一個參加、三個參與”,就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四是創立一種嶄新的民主制憲形式。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的結合。通過選舉民主尊重多數人的意願,通過協商民主吸納少數人的合理意見,從而實現最廣泛的民主。

  陳喜慶表示,總之,我國多黨合作制度能夠實現集中統一領導,與廣泛政治參與的統一;國家穩定與社會進步的統一;充滿活力與富有效力的統一。   


    相關專題: 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