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要踐行科學發展觀 需建設生態文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8 10:05:41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澳門日報》今日刊發社評說,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吿中提出,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中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之一。這表明科學發展觀絕不僅僅是單純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中共帶領中國人民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義之一,是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胡錦濤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他要求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他表示要發展環保產業,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鄕人居環境;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促進生態修復。他呼籲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社評說,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中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之一,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生態文明體現的正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文化內涵。人與自然不和諧,社會就不可能和諧。環境不公平,社會公平就無從談起。 

  社評指,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採納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中國理應成為其中一員。胡錦濤在報吿中闡述科學發展觀時強調,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正與世界公認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吻合。 

  社評表示,中國長期將單純GDP增長等同於經濟發展,將重化工業過度發展作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唯一途徑。因此,迅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任務更為迫切。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應先從環保下手。 

  一方面,中國應以環保問題為契機,就世界幾百年來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生態舊賬、污染產業轉移、綠色壁壘等問題代表發展中國家積極修改不公平的國際經濟規則。另一方面,中國應全面調整現有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積極實行污染物減排,展現對全世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社評說,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環保問題上正面臨一系列挑戰,首先是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產業結構。長江三角洲的太湖地處中國經濟最活躍繁榮的區域,卻也是付出環境代價最為慘重的地區之一,今年五、六月份的藍藻暴發事件危及沿湖居民的飮水供應。 

  社評指出,這只是一記警鐘,中國應當建立一套全方位、多領域的宏觀環境經濟政策,採取更多措施鼓勵“綠色投資”,投資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以及推動企業採用環保技術;提高公衆的環保意識,為他們提供參與監督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渠道。 

  社評又說,從黨的代表大會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的中國,環境保護已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話題。隨着北京奧運會的臨近,與綠色有關的口號到處可見;電影明星被邀請來現身說法,呼籲市民少用塑料購物袋;從“環評風暴”、綠色GDP到今年的流域限批,中國環保部門的執法行動也成為頭條新聞。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說:“中國政府最近幾年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和解決水問題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同時在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也做出了令人讚賞的承諾。” 

  社評最後說,“建設生態文明”不只是政府的事情,公民環保意識的敎育和提高也非常重要。北京市宣武區椿樹園小區剛發起了第一次“綠色出行日”活動,倡導小區居民在每月三十日不開私家車,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騎自行車。如果北京人都能“從個人做起”,北京的空氣質量就有可能得到改善,這也是幫助國家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從個人做起”這句口號很好,應該在全國蔚成風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