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澳報:清掃初選戰場後遺症 扁或棄蔡同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0 10:56:37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日刊文稱,陳水扁接兼任民進黨主席之後,除了決定了正副秘書長和幾位一級部門主管之外,尚未就迫在眉睫的明年初“立委”選戰作出重大的部署。但昨日台灣《蘋果日報》卻突然報導說,陳水扁規劃將民進黨前主席游錫堃納入“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內,讓“獨”派和部份與錫堃友好的“立委”沒有運作空間。若再加上“扁系”人馬、“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將佔一席,原本極力運作的“立委”蔡同榮很可能被擠出安全名單。黨內隨後又傳出,陳水扁將提名蔡同榮為“監察院”副院長。有關蔡同榮不被納入“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的消息,當即震撼了綠營,一眾“蔡系”人馬也極表驚震。由此看來,若此消息屬實,陳水扁開始清掃民進黨內“總統”、“立委”初選後遺症的“戰場”了。 

  根據民進黨《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十三條規定,“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由黨的提名委員會提名產生,提名“應選名額”的三分之一。名額、名單及排序由提名委員會提出,由中執會就全案為通過或不通過之決議。排名順序為第一名每三名應有一名為提名委員會提名。提名委員會由黨主席提名七至九人,經中執會同意後組成。提名委員會由黨主席主持。除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名額外,由中央黨部訂定期限,接受黨員登記參選,參選者需具備曾任黨主席或現任黨主席、秘書長,或曾任“中央”政務官、“立委”或縣市首長之資格。並須參加初選,由“黨員投票”與“民意調查結果”兩部份組成選舉結果。提名總額中每兩名應有一名女性。提名總額中得含一名(或以上)之僑選代表,及一名(或以上)之原住民代表。曾連續擔任兩任政黨比例代表者,其次任不予提名。 

  也就是說,除已參加“不分區立委”初選並按初選結果排定次序者外,黨中央有權決定排名在第一、第五、第八、第十一、第十四名的候選人。由於在實施“立委”議席減半和“單一選區兩票制”後,“不分區立委”只有三十四席。而按民進黨的實力,最多只能當選十二席。因此,“指定不分區立委”的安全名單,實質上只是排序在第一、五、八、十一的候選人。 

  曾在一九九五年第三屆“立委”選舉中,被辭職“陸委會”主委空降其家鄉嘉義市參選的蕭萬長打敗的蔡同榮(後因蕭萬長於一九九七年出任“行政院長”辭“立委”,蔡同榮參加補選成功捲土重來,此後一九九八年第四屆、二零零一年第五屆“立委”,都在嘉義市勝出),因為現時年事已高(七十二歲),不大願意返回其原籍嘉義市參加選戰,故他原在選區的黨籍候選人就“讓位”給了莊和子;而是希望能在“不分區立委”中參選,但蔡同榮卻不願參加“不分區立委”的黨內初選,而是希望能由黨中央指定,而且最好是排位第一名。 

  於是,就形成了“游系聯盟”。在游錫堃去年初參選民進黨主席時,蔡同榮出了大力。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游主席在指定“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時,提名他並安排在安全名單內甚至是第一位。而游錫堃對此“權力利益共同體”也十分重視,故在今年初“請假”黨主席參加“總統”黨內初選時,就在中常委中指定了蔡同榮擔任代理主席一職。而蔡同榮為了游錫堃能當選,除了是積極為游錫堃輔選之外,並為將游錫堃形塑為“台獨新共主”,還在他力主之下,黨中央推出了“排藍民調”,並主導了呂秀蓮、游錫堃、謝長廷三大“天王”以“深綠”的面目,聯手炮轟一心想走“新中間路線”的另一“天王”謝長廷。後來雖然游錫堃落選,但仍回任黨主席,因而蔡同榮仍對能被游主席提名為“不分區立委”並安排進安全名單,抱有信心。 

  然而,蔡同榮雖然曾對參選“立法院長”抱有強烈的企圖心,但在民進黨在“立法院”內的生態而言,他的重要性卻遠不如黨團總召柯建銘。這除了是柯建銘擁有極強的黨、內外“立委”及黨團之間的協調能力之外,還因為他是民進黨的“大財神”,其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中的極厚人脈,經常為民進黨籌得大量經費,因而也被委任為民進黨中央財委會執行長。因此,黨籍“立委”的主流民意,是應由柯建銘排序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 

  如果仍由游錫堃任黨主席,盡管蔡同榮不一定被安排為“不分區”第一名,但安排在第八名亦即安全名單之內(第五名應安排女性),應是沒有問題。但游錫堃辭去黨主席後,一來是使到蔡同榮頓失“強大靠山”,二來是接任黨主席的陳水扁為了安撫游錫堃及其子弟兵,計劃安排游錫堃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而把有“黨籍立委主心骨”之稱的柯建銘安排在第八名,再加上處於安全名單的第十一名必須安排女性,蔡同榮就將被擠出安全名單了。 

  據說,陳水扁為了安撫蔡同榮,有意安排他出任“監察院”副院長。按“憲法”規定,“監察院”成員任期為六年,並有任期保障,亦即不管是哪一個黨上台執政,都無“下台”危機,故這個安排對蔡同榮來說,是極為優厚的。但一來是蔡同榮過去曾強烈主張解散“監察院”,再按“三權分立”原則,將“監督權”收納給“立法院”,如接“監察院”要職,等於是自打咀巴;二來是按“憲法”規定,“立法院”對“監察院”行使同意權,將肯定過不了國、親“立委”聯手攔擋這一“關”;三來是有“蔡公投”之喻的蔡同榮,對二零零三年底“立法院”通過的並不是他為之奮鬥、推動了十幾年的“公投法”,而是國、親兩黨團提出的法案,早就已憋了一肚子氣,希望能以“立委”職務之便,以“藍版公投法”的“門檻”過高為由,推動修改“公投法”,降低“門檻”,如他離開“立法院”,就將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無法完成“公投修法”大任。由此,他極為不願去“監察院”,而是仍然希望能循“不分區”再次參選“立委”,並被安排在安全名單之內。 

  由於有消息說,游錫堃發揚“無私”風格,要求將自己安排在“不分區立委”的第十五名(按:應是第十四名),也就是在危險邊緣,以“告急”手法來催喚民進黨支持者的選票,故倘陳水扁最後同意這一安排,蔡同榮仍有機會擠進第八名的安全名單(假設柯建銘為第一名)。但由於在“立委”初選中,蔡同榮聯手游錫堃及謝系人馬,直殺得“新潮流系”哀鴻遍野,而與“新系”結盟的蘇貞昌是“指定不分區”提名委員會的“九人小組”成員之一,再加上“新潮流”有“回潮”跡象,必會“嗆聲”,故蔡同榮的“安全名單夢”能否實現,仍存在未知之數。倘若蔡同榮最後被排除在“安全名單”之外,那就證明,陳水扁已開始清除“總統”、“立委”初選後遺症的“戰場”。--蔡同榮曾積極參與推動“民調排藍”和“游版正常國家決議文”,搞到民進黨內鬥不己、四分五裂,早已被陳水扁視為是“總統”初選的後遺症也。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