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入聯、返聯 高層互拚場喊爽 基層怎麽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1 10:08:40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陳水扁當局將“加入聯合國”視為政策,藍綠陣營順勢推出“返聯”、“入聯”公投,但目的是打贏選舉還是為臺灣,不管藍綠作何解釋,小老百姓自有解讀;有的認為公投是“選舉策略”。有的認為是引爆兩岸衝突的“導火線”。還有民眾認為,入聯、返聯公投都不可能成功。 

  東森新聞今天報道,反公投入聯行動聯盟召集人吳榮元表示,入聯公投是引爆兩岸衝突的導火線,對台灣無益處,雖然他也反對“返聯公投”,但以“中華民國”名義仍在“一中原則”下,對兩岸關係的衝擊較小,因此,可勉強接受。 

  吳榮元說,為了讓民眾了解入聯公投對台灣的影響,行動聯盟23日在“立法院”發起“我家拒領公投票”活動,但由於民間力量薄弱無法與藍綠抗衡,就像“小蝦米對大鯨魚”,因此,很希望多次公開表示反對入聯公投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其他反對入聯公投的政治人物都能參與連署。  

  吳榮元表示,除非美國、大陸對入聯及返聯公投表達強烈的反對意見,藍綠兩黨才可能撤掉這兩項公投,民間頂多只能喚起大眾的危機意識,以拒領公投票的方式,讓公投案無法成立,使衝擊減到最低。 

  吳榮元認為,議題經過長時間醞釀後形成公投,如果不發起拒絕領票,民眾可能會“不自覺”投下贊成票。 

  一位在百貨業從事美術設計的莊先生認為,民進黨將“國號”“正名”為台灣申請入聯,目的是抹去過去國民黨的“功勳”,製造選舉議題,並強化民進黨的力量。 他認為,雖然贊成加入聯合國,但無論藉由“台灣”或“中華民國”名義都很難成功。他並表示,以“中華民國”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像是“兄弟鬧翻”,擔任“和事佬”的美國還有辦法介入協調,但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後,就算兩岸關係惡化,只要大陸沒有主動攻擊台灣,美國就無法插手協助。 

  科技公司工作王姓職員認為,返聯、入聯公投提出的時間很怪,如果不是在大選前提出來,人民可能還會相信民進黨希望藉由加入聯合國,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但民進黨卻偏偏在此時提出,很明顯就是在操作議題。 他並表示,國民黨提出返聯公投,則是因為民進黨提出了“入聯公投”,不得不“拿香跟拜”換一個名稱、“國名”,提出另一個公投案。 

  他透露,將以拒領公投票的方式讓藍綠兩黨了解,在他看來入聯、返聯公投都是“選舉策略”,目的不是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 

  一位金融投顧業者則認為,入聯、返聯只是選舉期間各政黨炒作議題的“劇本”,目的是打贏選戰,而非加入或重返聯合國。 

  房仲業者林姓也表示,既然申請入聯已被聯合國退件,大陸也不願意讓台灣加入聯合國,就算入聯公投或返聯公投成立,也無法改變大陸的態度,及無法加入聯合國的狀況。 

  對於外界質疑入聯、返聯公投都是“選舉策略”,民進黨台南市“立委”參選人陳亭妃表示,被懷疑的原因可能是公投案提出的時間點,由於政府不可能只為了公投花經費舉辦投票,因此,公投必須配合選舉時間,但選舉期間各政黨的動作很難不被解讀為“選舉策略”。 

  陳亭妃並表示,從國民黨提出“返聯公投”後候選人、黨工等的動作來看,返聯公投較像選舉策略,目的是反制民進黨提出的所有政策,一切動作都像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讓人看不出國民黨除了想抵制民進黨之外還有什麼出發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