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扁政府無能 基層官員紛求去文官體系現斷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3 11:20:48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台灣的文官體系最近出現離職潮、早退潮。島內不少中高層主管表示,政府高層無能,底下的人也無心辦事,因而打算提前退休。外界擔心,政府基層官員嚴重流失,技術官僚體系的人才斷層危機浮現,導致財經政策制定及金融管理也陷入空前挑戰。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 “銓敘部”統計,公務員平均退休年齡已從一九九七年的六十歲降到去年的五十五歲,年滿五十歲自願退休人數佔退休人數比重也上升,二○○五年的比率為一成九,去年又上升到二成。

  人才出現嚴重斷層

  “財經部”會官員提早退休正是台灣整個公務體系出現危機的縮影。從“金管會”、“財政部”到“經濟部”,這波中高階主管早退浪潮正席捲而來。最近,有機會升“經濟部次長”的“智財局長”蔡練生,放棄大好前程,選擇早退;剛滿五十五歲的“工業局副局長”郭年雄,在“經濟部長”陳瑞隆積極慰留並駁回其退休申請後,還是不改心意。

  “經濟部”近一年退休者逾七成是提前退休,年齡降低,多集中在五十到五十八歲間,這些都是歷練豐富、資歷完整的資深文官。其中,“工業局”科長級以上的官員這幾年走了一、二十位,該局早已出現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

  “財稅部門”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年近六十歲的高階主管準備屆齡退休;等著出頭的五十歲中生代卻往往因不耐久候,選擇急流勇退;而四十歲以下的青壯派還沒歷練夠,卻被迫提前上陣。

  “賦稅署”過去兩年,申請退休的五十到五十五歲官員就將近十人,資歷約莫都有三十年。一到五十歲就退,不只讓“政府”負擔龐大的退休俸,也讓台灣多年培養成長的人才資產化為烏有。

  沒人想當官,“國庫署長”已經換過兩任,“副署長”職缺至今懸而未補;“金管會”情況更嚴重,“政務副主委”缺了一年、“銀行局長”缺了九個月,至今找不到人;應有九名的“金管會委員”,也只剩七人。

  不只高官急退,基層官員更是嚴重流失。“銀行局”去年一年就走了近五十人。 

  官員流失損台競爭力

  最近才從“經濟部”提前退休的一位一級主管說,政府高層面對敏感的政策時沒有擔當,讓他挫折感很深,只好提早求去。

  這位主管說,八百億元新台幣的治水預算這件事讓他感觸很深。資源投下去了,就真的能不淹水嗎?懂得水利的專家、學者都說得清楚,這根本不可能,“水照樣淹”,但問題是,誰管淹不淹水,有資源,各方人馬就搶,誰管技術面的評估,一旦出了事,誰也不負責。

  該主管還說,最近“六輕”與雲林水利會發生購水爭議,但政府不敢站出來,讓企業獨自面對爭議,對重大水資源開發計劃,又遲遲不做決策,這要企業如何安心在台灣投資。身為水利官員,他眼見二○一○年台灣中部可能面臨缺水危機,但又無力處理,讓他覺得很沒有尊嚴,也沒有成就感,不如歸去。

  一位商界人士說,原本穩固的文官體系出現動搖,是台灣競爭力的損失,也將衍生許多後遺症,有意參加明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都應重視這個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