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蒼生:全球都在動台灣不動 無奈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9 08:09:58  


林蒼生:路通了氣就通,三通不通,所以台灣氣就不通。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二○○八“總統”大選持續加溫,曾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熱門副手人選的統一總裁林蒼生,接受中國時報獨家專訪,批評當前政治人物師心自用,臺灣充斥投機的假理念,真理念付之闕如。朝野惡鬥內粍,在缺乏願景(vision)之下,人民自然感受不到希望。 

  自稱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的林蒼生,對藍綠拉扯,台灣競爭力原地不動的“共業”,難掩憂心。他坦承,台灣的現況讓他既著急又無奈,“有一種想使力卻使不出力的無奈,這種無奈又比著急還更麻煩”。 

  朝野內耗 競爭力原地轉 

  與“總統”大選國民黨副手擦肩而過後,林蒼生笑說,知道自己現在講話很敏感,很容易被貼標籤,“我一提,那個敏感的問題就跑出來了。”但眼見朝野內耗,有些話還是不吐不快。 

  統一集團以引進麵粉等大宗物資起家,成立至今恰好滿四十年。林蒼生認為,“統一在台四十年,剛好是台灣關鍵的四十年,統一很有幸恭逢其盛。前二十年,我們幾乎每年蓋新工廠;後二十年,每年有好幾個公司誕生”。 

  然而,商界打滾四十年,以史為鏡,鑑往知來,林蒼生直言,“看了這麼多企業變化,真的有很多感嘆,而且都和動機有關”。如同許多企業家喜歡研讀三國並當作商戰教材,林蒼生也愛談諸葛亮的“隆中對”。他以古諷今,“‘隆中對’不會錯的,問題在人。劉備因個人情緒問題,為了復仇出兵,而違反了整個方向”,歷史印證“人沒有私心,就不會歪曲”。 

  師心自用 投機理念充斥 

  記者追問,當前藍綠對立,誰不是各懷私心?那個政治人物又不是以理念號召呢?“依我看,這裡有真理念,也有假理念”,林蒼生如此回應。 

  林蒼生說,所謂真假理念的差別,就在於“動機”二字。“動機很重要,一定要純正。過去革命拋頭顱、灑熱血,這是真理念;後來加入者,可能就有一些西瓜偎大邊的投機者,現在很多政治人物不就是如此?”他捉狹地說,“我看,目前真正在台灣為理念奮鬥的人,大概都已經過去了。台灣現在假理念太多,民眾分不清真假理念,很麻煩!” 

  對於藍綠惡鬥導致台灣原地踏步的現象,林蒼生無奈表示,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國家願景”不清楚,“我也主張,兩黨要好好平衡競爭。但現在兩黨理念詮釋差距太大,完全往不一樣的方向走",也因而抵銷了前進的動能,"台灣不動,但別人都在動!"

  悖離潮流 回到十九世紀 

  隨著全球化貿易漸次開展,各國關稅降低,共同市場逐漸成形,林蒼生直言,兩岸間的發展當然也得置於沒有“國家”界線的大環境脈絡下觀察,“無國界時代下,台灣為什麼要回到十九世紀,以國家界線為思考的窠臼?"在他看來,這種做法似與世界潮流相悖。 

  “歐盟已經變成一個共同市場,使用共同貨幣,沒有什麼法國人、德國人的區分了。台灣卻往反方向走,只能說都是政治作祟!” 

  “當年法國總統密特朗為推行歐洲共同市場,致力化解法德兩國的歷史宿怨,也因此做出很多妥協,現在台灣就是缺少這樣沒私心的人物”,林蒼生感嘆。 

  三通不通 氣脈筋絡難通 

  他進一步以企業界念茲在茲的三通為例,美國開國之初,積極建設公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也是如此,大力改善基礎設施,三通對台灣企業絕對是好的。“路通了氣就通,三通不通,所以台灣氣就不通”。他強調,三通不是政治上好不好的問題,“氣不通筋絡就難暢通”。面對大陸崛起及具亞洲區域經濟整合指標意義的“東協十加一(中國)”工程啟動,林蒼生認為,“台灣、大陸與東南亞市場,早就是一個‘隆中對’,亞洲將來會是一個共同市場,這是跑不掉的!”

  亞洲區域經濟整合列車上路,台灣卻面臨外有邊緣化、內有分裂化的雙重危機。林蒼生說,“對台灣現況,著急一定會有,但無奈啊!有一種想使力卻使不出力的無奈。”這番話彷彿像他談“隆中對”的開場白,看見台灣身處進退兩難的歷史關卡,焦慮全寫在臉上。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