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德國執政黨視中國為對手 欲聯日印圍堵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9 10:24:43  


默克爾29日啟程訪問新德里,展開任內首度的印度行,也暗示德國的亞洲政策已經開始轉向,不再像過去一樣只集中在中國。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聯盟黨,近日通過一份亞洲政策文件,指出崛起後的中國在能源、非洲和外貿等領域成為競爭對手,德國應加強與印度、日本等國家合作,以確保美國在亞洲安全所扮演的角色。

  《星島日報》報道,德國對亞洲的興趣過去主要著眼于經濟利益,尤其是中國的廣大市場和廉價勞工。不過這份文件卻呼籲德國主動出擊,與同享“共同價值”的亞洲國家來往,對中國崛起則採取批判的態度,立場與美國相近,備受觀察家矚目。

  基督教聯盟黨認為,中國成功崛起,在能源、非洲和外貿領域逐漸成為西方的競爭對手,與蘇丹、緬甸、委內瑞拉等國拓展關係,不僅與歐洲的利益相衝突,也為大西洋兩岸的民主體制帶來挑戰。在東亞情勢部分,文件指中國軍事現代化挑戰美國與其盟邦的安全,儘管對歐洲沒有直接影響,不過如果台海衝突升高, 歐洲也難免受到衝擊。

  因此文件建議,德國應加強與亞洲的日本、印度、南韓和澳洲等國家來往,與美國合作,阻止中國等亞洲國家崛起造成區域不安。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的中國專家桑特史耐德對《日日新聞報》說,文件提到與民主國家和美國合作,阻止中國崛起,此舉等於贊成德國加入美國領導下“圍堵”中國的策略,將加深北京的疑慮。 

  默克爾日前不顧北京抗議會晤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立場十分鮮明。這份外交政策文件刻意選在默克爾訪問印度前夕對外公佈,備受觀察家關注。

  默克爾29日啟程訪問新德里,展開任內首度的印度行。默克爾此次率領大批經貿人士出訪,擁抱印度的意味濃厚,也暗示德國的亞洲政策已經開始轉向,不再像過去一樣只集中在中國。

  去年德國與中國的貿易額達七百六十三億歐元,是印度的七倍,前總理施羅德七年任內曾訪問過中國六次,印度只有兩次,可見對德國來說,印度的重要性遠不如中國。

  不過默克爾這次率西門子、巴斯夫、德國國家鐵路公司等大企業領袖、教育部長夏凡、以及多位國會議員和學術界代表,走訪印度首都新德里和第一大城孟買,顯然有意大幅拓展德國與印度的關係。

  出訪前默克爾在執政的基督教聯盟黨舉行的亞洲政策會議上指出,雖然印度也是高速成長的國家,不過過去幾年歐洲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中國,忽略了印度,必須馬上反應和行動。

  默克爾此行預計訪問四天,將與印度總理辛格會晤,討論能源安全、氣候保護、及聯合國改革等議題。德國和印度一樣,都積極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兩國在科技和學術領域的合作,是默克爾這次出訪的重點。德國還計劃出動一列名為“科學特快車”的火車,巡迴印度五十六座城市,爭取印度學生留學德國。

  德國《商報》評論說,默克爾這次走訪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龐大的人口、強大的軍事和蓬勃的經濟,是德國在亞洲首選的戰略夥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