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明年大選 馬英九能找到謝長廷的罩門所在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9 11:50:47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台灣中山大學教授陳茂雄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在2002年台北高雄兩市“市長”選舉前三個月,他曾赴美巡迴演講,每一站都有人詢問李應元與馬英九之戰會有什麼結局,他回答,若出現意識形態對立,李應元未必就會贏,但若沒有出現意識形態對立,李應元必定大輸。民進黨將敗選的理由怪在台北市屬“中國城”,本土勢力打不進去。這種評估並不客觀,真正的理由是民進黨輸在人脈。 
 
  國民黨人脈贏民進黨 

  若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記得當年黨外的高玉樹在台北“市長”選戰中,打敗了中國國民黨的周百煉,其原因有二:第一,那時候中國國民黨的網狀人脈還未成熟,容易被擊破。第二,當時激起意識形態對立。雖然高玉樹的家世未必在周百煉之下,可是他代表平民對抗貴族,因而激起意識形態對立,擊破中國國民黨還未成熟的組織網。李應元選舉時,中國國民黨的組織網已成熟,況且地方性選舉人脈是選戰的主流,激起意識形態未必就能擊破中國國民黨的人脈,若沒有出現意識形態對立,綠營必定被藍營的人脈擊垮。李應元的選戰與馬英九同質性太高,不可能出現意識形態對立,敗選是意料中事。

  文章說,中國國民黨的人脈遠在民進黨之上,所以地方性的選舉藍營佔盡優勢。可是全台性選戰人脈的影響力降低,常會被意識形態的對立擊破。意識形態的對立不只可以擊破人脈,還可卸下執政黨的包袱。一般正常的民主國家,若出現經濟不景氣,即使錯不在執政黨,民眾還是要執政黨負責,所以下台是很正常的現象。可是2004年的“總統”大選雖然處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民進黨的選票不減反增,就是因為二二八手護台灣的活動激起意識形態對立。

  文章認為,“總統”大選,若雙方的同質性提升,就不會形成意識形態對立,組織變成選戰的主流,執政黨又要背負執政的包袱,所以有利於馬英九。若民進黨完全切割中國國民黨,就容易出現意識形態的對立,民進黨不只可以擊破中國國民黨的人脈,又可卸下執政的包袱,所以有利於謝長廷。目前馬英九雖努力提升雙方同質性,意圖降低意識形態對立,可是他沒有卸下舊國民黨的包袱,讓民進黨拿數十年前的陳年老事來圍剿,造成意識形態對立越來越嚴重。 
 
  同質性提升有利於馬 

  文章指出,表面上看來謝長廷好像佔優勢,但他有個嚴重的罩門,就是對西進台商及大陸的政策。只要他提出照顧西進台商及親北京政策,謝、馬雙方的同質性立刻提升,不只激不起意識形態的對立,綠營反謝人士更可以藉機拿著深綠的旗幟反綠營,暗助馬英九也不會受到綠營的排擠。馬英九若要打贏選戰,只要將謝長廷帶進照顧西進台商及親北京的話題,就可以甕中捉鱉。

  一般人是不會讓馬英九有甕中捉鱉的機會,可是謝長廷受過律師訓練,培養出該贏的官司要打,不該贏的官司也要打,且還想打贏。況且謝長廷的智慧在民進黨無人出其右,培養出雄厚信心,常會挑戰不可能贏的戰爭,所以很可能會在照顧西進台商及親北京的政策上與馬英九決戰,讓馬英九有甕中捉鱉的機會。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