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美國制裁能迫使伊朗棄核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31 11:09:13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一篇署名文章說,對於伊朗政治家來說,無論是激進派、溫和派,還是保守派、改革派,一個共同的目標是擁有核能力。在他們眼中,核能力是國家的尊嚴,是維護政權、保持在中東地區不受制於人的法寶。
 
  但是,美國卻要極力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在文攻武嚇多年未果後,現在單方面採取了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以來最為嚴厲、最廣泛的制裁,20多個政府機構、銀行和個人在美資產將被凍結,美國私人團體或個人不得與他們進行金融往來。
 
  最富有“新意”的是,美國在這次制裁中首次將一個主權國家的軍隊作為制裁物件。以“支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罪名,制裁伊朗革命衛隊及其經營或控制的公司;以“支援中東地區的恐怖主義”為罪名,制裁海外活動的部隊“聖城旅”。一批伊朗科學家和軍官將上黑名單,他們與核武器研製有關。那麼,美國的制裁能達到目的嗎? 
在伊朗周圍形成“高壓區” 

  美國實行制裁,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戰爭,而是促成美伊核談判,以外交手段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從而保證盟國以色列在中東的優勢。伊朗的反應和往常一樣,強硬地回擊美國的制裁註定會失敗。有意思的是俄羅斯的態度,普京總統得到制裁消息,公開譏笑“像瘋子一樣拿著剃鬚刀跑來跑去、胡亂揮舞”。 

  許多人認為,美國的制裁對伊朗並無實質意義,因為美伊兩國目前基本上沒有經濟往來。但是美國並沒有像普京所說的那樣“瘋了”,他們採取的是“精確制導式”制裁計畫,不再籠統地制裁全體伊朗人,而是政府機構、銀行、革命衛隊和聖城旅。 

  文章表示,這裏起碼顯示了三種含義:一是美國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伊朗的敵人是誰,予以重點打擊;二是美國知道伊朗的部分國民是不願看到美伊軍事衝突,所以制裁中帶著分化伊朗民意的意味;三是美國明確了制裁對象,不僅禁止美國公司和團體與被制裁的伊朗機構進行往來,而且警告其他國家的企業與伊朗保持距離。這等於是要把上了制裁名單的伊朗機構和外界隔離起來,形成高壓區,迫使內賈德政府和美國進行核談判。 

  美國的制裁措施雖然目標是伊朗,而真正敲打的物件是支援或同情伊朗的國家和團體。伊拉克戰爭讓美國聲譽受到重創,很多過去對美國抱有好感的國家,特別是中東國家,對布希政府所表現出的冒失的、沒有克制力的霸道有些反感,在調整著對美國中東戰略的立場。向伊朗發出制裁令,顯然是警告這些國家不要輕舉妄動。同樣,這也鼓勵那些恐懼伊朗成為中東霸主的海灣國家,更好地配合美國行事,共同阻止伊朗成為宗教狂熱國家和核武器擁有國,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不能低估制裁的反效果

  文章指出,美國以強制性的力量把伊朗逼到談判桌上的目的,可能不會實現。從1979年發生人質綁架事件後,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沒好過。九一一事件後,伊朗政權由溫和的改革派執掌,美國和伊朗本來存在著和談與合作的良機。但這種機會被美國的“邪惡軸心”、“流氓國家”給打碎了,加上伊拉克戰爭,德黑蘭被更激進的民族主義者接管。內賈德出自革命衛隊,伊朗政府和軍隊的高級職位上也多安插著他的“戰友”,加上原油價格居高不下,國民的生活不會受制裁影響,這些均表明內賈德政府是不會低頭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在虛張聲勢。美國對伊朗的金融體系予以制裁,會影響伊朗的科技進口,進而影響伊朗在關鍵能源專案上的投資。伊朗的經濟以及反美力量的底氣,實際上是靠石油支撐的。如果美國通過金融制裁,慢性削弱伊朗的“能源牌”的力量,那麼制裁的反效果可能就會顯示出來。 

  撤卸伊核引擎的關鍵 

  文章說,伊朗低估美國的制裁將大錯特錯。雖然美國不可能向伊朗發動戰爭,但對核實驗基地發動導彈襲擊是可能的。以色列今年9月對敘利亞“可疑的”核設施發動過定點打擊,儘管敘利亞聲稱那是軍方廢棄的建築物,但現在美國公佈敘利亞遭空襲的照片卻意味深長。美國要真正對伊朗的核實驗做“外科手術”,是不需要全面戰爭的,甚至不需要美軍出面。伊朗更不能以為有俄羅斯支持就可萬事大吉,不能忘記,俄羅斯沒能阻止科索沃戰爭,也沒能阻止伊拉克戰爭。 

  儘管美國憑藉充足的外交資源,在伊朗外部形成一個高壓區,可能會迫使伊朗政府發生變化,比如溫和的改革派替代強硬的反美派,但是這很難阻止伊朗發展核力量。要是撤卸伊核引擎,美國必須改變霸權思維,改變隨意干涉他國政策的政策,通過國際合作和推動中東地區的和平,來讓伊朗感到發展核武器沒必要。
 
  能夠控制伊朗核進程的是俄羅斯和其他一些國家,如果美國能與這些國家平等合作,在全球事務上放棄“美國優先”的思維,不再有改變中東政治生態的野心,那麼伊朗的核武器發展計畫是有可能被擱淺的。再說,要讓制裁計畫真正有效,美國也應當同國際社會協商合作,改一改唯我獨尊的習慣。可以說,美國是有能力撤卸伊核引擎的。 

  但歷史的經驗告訴人們,美國人是不會放棄以“力”服人的個性的。這似乎預示,美國的制裁不僅不會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恰恰相反,可能會加快伊朗核能力的形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