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華日報:南部冷待入聯聖火 民進黨冒冷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2 14:53:28  


  中評社香港11月2日電/台灣《中華日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民進黨一向北弱南強,只要守住南部任何選舉皆可獲得一定席次。這個形勢對應而成為扁政權的屏障,當政權面臨危機,甚至陳水扁操守受到質疑時,跑一趟南部總會出現舒壓效果,但效果顯然正在遞減。

  文章列出例證如下:

  一、高雄市被民進黨稱為“民主聖地”,去年“市長”選舉陳菊僅贏千余票,黃俊英提出“當選無效”與“選舉無效”之訴,“當選無效”之訴初審判決黃俊英勝訴,陳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將於16日宣判,姑不論誰勝誰負,陳菊挾政府資源,選得這般難堪,綠營基本盤的鬆動,當為不爭事實。

  二、兩年前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原執政的縣市紛紛“失守”,國民黨贏得18個縣市,民進黨只有5個縣市,即使獲勝的縣市也只是低空飛過,而屏東縣若非藍營有兩組參選,結果必然不同。

  三、遊錫堃黨主席任內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訴諸“制憲、改國號”,這難道只是他個人的政治理念嗎?回顧游氏從政之路,並不相襯。合理的推斷是,身為黨主席,當然知道選民心態,當他發覺南部選民有棄民進黨而去的跡象時,《決議文》不啻一帖猛藥,要取悅這群人。相對也反映,民進黨已顧不得淺綠和中間選民對《決議文》的觀感。

  四、陳水扁發起“入聯公投”,以及毫不掩飾地說“中華民國已亡”,是站在《決議文》同一個戰略點上,向南部人民召喚。謝長廷早已不說“和解共生”,自榜“選台灣總統”,目的相同。

  文章指出,如果民進黨在南部的支持度是穩定的,為擴大支持面,自然會爭取中間選民,甚至挖國民黨中的本土票。但完全見不到民進黨有此動作,而是集中“府”“院”黨一切資源,從民粹性的喊話,到部分政策的訂定,都向南部傾斜,陳水扁下台後還要住在高雄,凡此種種,凸顯民進黨在南部選情不穩的焦慮感。

  陳水扁宣稱“入聯公投”連署書已達200萬份,惟民進黨發起連署過程,真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用盡吃奶力氣。此事若拉回民進黨鼎盛時期,連署者必蜂湧而至,如今竟須軟硬兼施地動員,又花了這麼長時間,充分說明,原支持者的熱情已消退。

  這種狀況也出現在“入聯聖火接力”上,是由陳水扁跑第一棒,活動層次拉到最高點,但台北市現場群眾僅兩千人,“聖火”由北而南也未出現“熱烈迎聖火”狀況。對民進黨言,北部如此也就罷了,南部竟然如此,能不冷汗直冒嗎?

  李登輝近日來高分貝批評扁當局,相當程度是南部人民的心聲;他說“連中產階級都瓦解了”、“只會選舉不會治台”等等,應是南部人民最深切的感受。又如,高雄市為台灣第二大都市,又是“院轄市”,失業率竟然全台第一,而污濁不堪的高捷弊案也發生在高雄市,市長便是謝長廷。

  文章最後說,南北人民某些認知或有分歧,切身利益部分則是相通的,如是非道德的判斷,經濟不振造成生計困難,對官員貪腐的不滿等。民進黨受南部人民支持而獲得權力,支持者卻反成受害者,並感到恥辱,無異警示:民進黨成於南部,也會敗於南部。這個答案,就要出現在選舉中。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