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海I號出水瓷器亮相南越王博物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5 16:58:53  


“南海Ⅰ號”上出水的瓷器。(資料圖片)
  中評社廣州訊/11月2日,國家文物局與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中國考古新發現”展在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開展,這是近年來中國考古重大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

  本次展覽彙集了從陝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共20多個重要的歷史遺址中的近百件文物精品。展覽分為“文明探源”、“漢唐風韻”和“海陸遺珍”三部分。“南海Ⅰ號”上的一批珍貴宋代瓷器,也在此次展覽中揭開面紗。

  多文明中心的展示

  隨著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的全面展開,考古學界對新石器時期各主要地域的文明進程作了深入探討,並提出了中國文明多中心起源的說法。

  來自安徽淩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精美玉器,見證了距今約5500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進程。河南安陽殷墟54號墓和陝西寶雞眉縣西周青銅器窖藏出土的器物,是中原地區商周文明高度發展的實證,其中帶銘文的青銅器,對“夏商周斷代工程”有著重大貢獻。湖北天星觀戰國時期楚墓的考古發現,則有助於探索荊楚古國的原始文化及宗教信仰,以及中原文明對長江流域的影響。 

  廣東作為中國從事海外貿易的中心地,宋代沉船“南海Ⅰ號”是非常重要的發現,該船上此前出水的一批宋瓷堪稱珍品。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所收藏的青白釉菊瓣紋盞、青白釉葉脈紋芒口碗、青白釉鋪首執壺亮相,曆800年而光彩如初,令人瞠目。

  銀縷玉衣展西漢風韻

  展覽中,江蘇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的銀縷玉衣與西漢南越王墓的絲縷玉衣隔室展出,成為最大亮點。這件銀縷玉衣是西漢早期楚國的貴族劉和的葬服,由2116片玉片用銀絲編綴而成,精美絕倫。

  西安歷年出土的唐三彩陶俑,觀眾不僅可以從中領略唐代陶瓷藝術的高超風格,還能借此一窺長安城內各式人物的姿態容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