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太辯論陳太露餡 經濟民生一知半解兜大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9 08:43:13  


學者發現陳方安生在回答其中一、兩條問題時,需要提問人再說一遍,顯示她的思路尚未轉得來。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立法會港島區補選8名候選人首度出席選舉論壇,兩位大熱門葉劉淑儀和陳方安生利用互相提問甚至回應台下提問的機會,多度針鋒相對,由政制問題到民生問題多番交手。葉太侃侃闡述政策,無論政治還是經濟民生問題都答得有理有據;向來獨沽一味空談普選的陳太,在民生議題上明顯備課不足,被問及調整綜援金、通識教育,以至當年主理的西部通道問題時,接二連三“遊花園”甚至“靠估”。 

  多名學者認為,陳方安生很明顯只懂得“單一議題”,其他實務認識不足,反觀葉太的發言,顯示她對政府政策十分熟悉,充分反映出她有能力應付繁重的議會工作,表現較陳太優勝。 

  據文匯報報道,“雙太”昨在港大學生舉辦的選舉論壇上,均利用台上辯論環節的兩次提問機會向另一位“阿太”發砲。關心教育的葉太先問陳太,對學界憂慮通識教育令學生“通通不識”的意見,陳太不得不承認:“實際我當然無葉太知得這麼清楚。”然後大兜圈子,聲稱推行通識是全球趨勢,又指重點是政府要增撥資源云。 

  被問綜援金額 陳太估幾千到1萬 

  另一參選者凌尉雲也向陳太發問:陳太聲稱要為香港的弱勢社群提供多些支援,但她是否知道一個標準四人家庭,即一對夫婦加一對子女,每月所領取的綜援金及租金津貼是多少? 

  陳太早前才到上環板間房探望基層,更讓一眾傳媒“任影唔嬲”,豈料家訪只是“一場秀”,陳太對基層之苦依然茫無頭緒,再被揭底牌的她直言:“我唔知實質的數額”,其後“大包圍”地猜測“可能拿到幾千到一萬蚊”。凌尉雲批評,陳太只談增加綜援,“她並不清楚一個綜援家庭可以拿到多少錢,我不知道她以什麼準則衡量應當增加還是減少。”
 
  凌尉雲頻“發砲” 四萬難招架
 
  隨後,葉太又再問陳太出任政務司司長時身為粵港聯席會議主席,為何沒有解決貨櫃車過境塞車問題,如今應如何改善深西通道的使用情況。 

  陳太聲稱當年“傾好多唔同問題”,若如今再做主席一定會跟進,但始終談不到解決方案,只辯稱會“深入研究”。
 
  會上,多名市民在台下發問時質疑陳太的經濟政綱只有“制定公平競爭環境”一句,其餘可說是“空白一片”,又質疑她既聲稱自己支持自由經濟,卻又支持訂立最低工資,是自相矛盾。 

  宋立功:葉太對政策非常熟悉 

  綜觀“兩太”在是次論壇的表現,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陳方安生就多個問題的回應根本沒有內容,反映她對政策掌握不足,除“爭取雙普選”這單一議題外,對葉太提出的通識教育、深港合作、經濟等具體議題完全不了解,加上台下發問時,有市民提及到她離任後“干政”、要求“炒葉太”的事件,陳太這種小動作最令公務員反感,亦可能令她流失一些中間、專業及公務員支持者。 

  他認為,葉太在是次辯論中表現較出色,因為她的提問反映她對政府的政策十分熟悉,即令受到發言時間的掣肘,仍可深入淺出地說出重點,令人感覺她有能力應付繁重的議會工作。 

  李彭廣:陳太思路尚未轉過來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認為“兩太”各擅勝場,陳方安生將討論集中在普選上,容易讓市民留下印象,惟令人感覺她對具體政策認識不多;葉太則表現出她對各項政策的了解相當之熟悉,但討論的範圍過多,令人難以留下深刻印象。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亦指,葉太與陳太表現均“中規中矩”,而他發覺陳太在回答其中一、兩條問題,需要提問人再說一遍,顯示她的思路尚未轉得來,幸好是次8名候選人同台,拖慢了辯論的節奏,已對陳太的表現起了很大的幫助。 


    相關專題: 港島議席補選 葉劉淑儀戰陳方安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