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創夏:等了八年,蕭家班終能“報效黨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3 16:52:01  


  中評社香港11月13日電/中時電子報今天發表黃創夏的文章指出,眾所周知,在國民黨失去江山的最後幾年,“宋家軍”、“連家班”與“蕭家班”彼此相互較勁,極不相容。 

  等到失去江山後,隨著蕭萬長在連戰掌舵的國民黨內失勢與被冷落、蕭萬長的班底們,個個落得爹不疼娘不愛,只能“自謀生活”,至於“報效黨國”已不得其門。 

  蕭萬長當“行政院長”時,最重視的兩隻“翅膀”,就是經貿的江丙坤與科技的劉兆玄。政黨輪替後,江、劉兩人,雖然連戰十分禮遇,但在2004年那一役中,江、劉兩人也嘗試到了,非“禮賢敬士”之道。 

  江丙坤曾是呼聲最高的“行政院長”預定名單,帶著國民黨智庫替連戰寫下了一本又一本厚重的“治國藍圖”;至於劉兆玄的文采,更是一向深獲連戰的欣賞,許多重要的文稿,經常請劉兆玄代為操刀。 

  問題是,2004年那一役,連戰在最後幾個月,卻找了陳文茜相助,陳文茜主導性格強,偏愛製造話題性,江丙坤的心血,儘管是多少專家的結晶,往往,到了陳文茜那關,加一筆,增點支票,都讓當了數十年的政務官之江丙坤,難免感到“面目全非”,對於連戰後期所開的“牛肉”,有苦難言。 

  劉兆玄一向自許智計百出,但連爺爺對他的謀與略,往往言未必聽,計未必從,較偏愛的,僅是劉兆玄文筆,問題是,劉兆玄的文章,也常常被陳文茜大筆一揮,風韻全變。 

  更重要的是,劉兆玄與江丙坤,一向不認為藍綠之間,非要用“敵死我活”的態度對壘,他們期望政黨競爭是“正面性”,但在那個黨中央“恨扁入骨”的時代中,誰聽得進去? 

  文章續道,現在,馬英九找了他們的老夥伴蕭萬長,蕭、江、劉終於重聚,而且,基本的理念較一致。 

  江丙坤與劉兆玄,其實在過去八年,還算是被禮遇的。蕭萬長出身技術官僚,對專業官僚一向偏愛,但過去八年中,蕭的愛將薛琦、李高朝等當時的專業“次長、副主委”,在國民黨中央無座位,在智庫裡面無桌子,個個只能“自謀生活”。還有那些留在政府裡的高階文官,如毛治國、尹啟銘…,在那個“漢賊不兩立”的時代中,民進黨不信任,國民黨不聲援,一身本領,只能徒呼負負。 

  蕭萬長復出江湖,詹啟賢被重用,江丙坤與劉兆玄各有一片天。那些專業技術背景老班底“次長群”也自然成了“國政家教班”的一員,在馬英九的競選隊伍中找回一席之地。 

  甚至,有些人還成了馬英九的“親兵”,曾任“國科會副主委”的薛香川,曾任“農委會副主委”的陳武雄,都成了馬英九Long Stay 的貼身班底,他們負責記錄馬英九和地方對談的見解,帶回台北,和蕭、詹與高朗等替馬英九的“國政藍圖”再修正。 

  相較於蕭家班的重獲一片天,那些連爺爺的班底們,如今卻要“自謀生活”了,如曾任“中央政務首長主計長”的韋伯韜(韋端)最近“回到基層”,到苗栗縣當縣府財政局長,位階高低可謂天壤之別,此起彼落間,真造化弄人啊!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