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溫家寶總理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演講(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9 21:33:22  


 
  女士們,先生們:

  對外開放不僅是新加坡發展的成功之路。從中國的歷史發展來看,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開放兼容,國家才能富強,閉關鎖國必然落後。中國有著對外開放的光輝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漢朝就開始與西域交往,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在7至8世紀中國唐代的鼎盛時期,更是對外交往頻繁。15世紀中國明代初期,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了非洲的東海岸,帶去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表明那時中國有著相當強大的航海能力和綜合國力。從時間上來說,比哥倫布、達.伽馬遠航早了近一個世紀。但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卻固步自封,限制乃至放棄海上活動,採取了“片舨不得出海”的政策,從而失去了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

  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末,是中國清代的鼎盛時期,史稱“康乾盛世”。那個時期,中國的工業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這個時候,歐洲諸國先後開始了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後來居上。而中國當時的統治者對這一歷史性大變革卻茫然無知,仍沉迷於盲目自大之中,視西方科學技術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後的100多年,中國的發展大大落後了,國際地位急劇衰落,淪為半殖民地,備受外強欺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20世紀60、70年代世界經濟蓬勃發展和新科技革命浪潮興起的時代,中國搞了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錯失了又一次發展良機。值得欣慰的是,從70年代末開始,我們糾正了過去的錯誤,選擇了改革開放的正確道路,對內實行改革,對外實行開放,開放也是改革。改革開放使我們抓住了新的歷史機遇,實現了近30年的高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國際地位不斷上升。

  近30年來,中國對外開放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197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僅206億美元,2006年達到1.76萬億美元,增長了84倍,躍居世界第三位。1978年以前,中國外匯儲備從未超過10億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1萬億美元。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通過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教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對外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國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通過相互學習,使人們的思想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中國近30年的發展告訴我們,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致力於解決國內發展和改革面臨的問題,同時必須堅持實行對外開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溫家寶總理訪問新加坡出席東亞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