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黨在區選慘敗,兩名高層李永達(左)及何俊仁黯然神傷。文匯報圖 |
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香港明報今日刊發署名“李先知”的特稿文章指,反對派在剛結束的區議會選舉中,可說遭逢了近乎前所未見的滑鐵盧式慘敗,其中公民黨與社民連還可推說自己是新生組織,首次出戰區議會選舉,所以敗於經驗不足;但對於久經戰陣的民主黨來說,這回成績不但連原來預設的贏出比率65%也達不到,而且少了足足10個百分點,成績之差劣真的教人感到驚訝。難怪民主黨昨日即時要召開中常委總結選情。
文章指,反對派中人激動地指出,儘管民主黨內確實有一些候選人的地區工作欠善,因而在選戰中敗陣,但該黨相信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手已掌握了一整套十分完備的選舉工程部署,因而可以按照反對派在各個選區的候選人的強弱來逐個擊破。正因如此,政情耳語謂,反對派將會在接踵而至的“兩太”對壘中,以至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改變策略迎戰。
知情者透風謂,單單地區工作不足,根本解釋不了為何在荃灣區工作了16年的鄺國全,會敗於曾協助他競選、如今才另立門戶的羅少傑。同樣,民主黨司庫張賢登在區內積累的居民個案多達6000個,最後卻敗於民建聯的新人姚國威。
消息人士續稱,統領民主黨主持今次選舉工程的李永達,自己也驚訝在其選區裏只出現了兩三個月的楊文達,可以輕易取得近千張選票。李氏向黨友訴說,楊文達在區內的第一張橫額遲至今年9月才首見,但點票時卻赫然發現他的支持票竟然多達885張,令長期在區內工作的李永達所得的1349票黯然失色。
作者謂,昨日迅速翻查了一些民主黨“明星級”人物在今次區議會的得票比率,並跟1999年那次未有2003年遊行效應的區選成績作比較,結果發現了原來他們的得票率真的是不跌反升,其中鄭家富和何俊仁便屬這類例子。這亦說明了他們即使身兼立法會議員,但並沒有忘記地區工作,以致得票率才能上升。
基於同一套的比較方法,作者發現民主黨今次落敗的一名重要第二梯隊成員陳家偉,其敗因也不在於得票少了,只是對手得票很多而已。陳家偉曾經在同一個選區參加過最近的3次區議會選舉,若我們把他今次的得票總數跟1999年那次不存在遊行效應的數據比較,他的得票增加了接近180票,但由於區內的合資格選民在過去8年裏多了很多,以致他最後仍以400多票之差,敗給空降到該區的梁美芬。
另外,文章說,民協長期在深水埗區耕耘,政圈中人無人不知,也沒有多少人敢批評民協的地區工作做得不好;但這次輸得比民主黨更慘烈,因而令民主黨中人堅信,反對派的對手已全面掌握了一套很有效、兼且網絡完備的選舉工程部署,因此能夠很有針對性地逐個擊破。
正因如此,政圈中人透風謂,在下月2日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以至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已再不能單靠傳統的街頭嗌咪那一套,而必須想方設法透過更多的人際網絡動員支持者出來投票。他們的轉變能否奏效還待下回分解,但看來兩太的對壘將會轉趨白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