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國民黨失去政權前曾發生的事,現在都在民進黨發生了!足以讓政權崩潰的“不滿意度”,持續爬升中;加上黨內亂未平,“變天”似乎已成了民進黨不願面對的真相!
中時電子報今日發表楊舒媚的分析文章說,歷史總有它的方式透露其意志。史學家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以一五八七年那年開始的小歷史,從首輔張居正過世後起的黨閥、太子之爭造成的動亂、帝王罷朝的任性、繼任首輔申時行的不作為、海瑞罷官的無奈、名將戚繼光在朝的孤獨…,具體而微地點出了明朝大歷史何以崩潰。
國民黨落失政權 記憶猶新
這裡另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九九七那一年,因為凍省,李登輝和“省長”宋楚瑜鬧得不可開交,國民黨正酣於連戰與宋楚瑜的接班大戰;社會上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台灣籠罩在經濟崩盤的心理威脅中;可李登輝一意孤行,任命“副總統”連戰兼任“閣揆”,將民怨激上街頭;年底,國民黨無預警地失去了地方政權,縣市長選舉,只拿了六席、民進黨囊括了十二席。
一九九八年,當時“副總統”連戰因為一筆3628萬元的匯款,牽扯進四汴頭弊案的醜聞;那一年,在位者與繼承人起了心結,連戰出了本新書《連戰風雲》,因為裡頭太強調連戰、少凸顯了老李,導致李登輝非常不爽,連戰差點兒“風雲變色”;同一年,“閣揆”蕭萬長搶救台灣免於捲入亞洲金融風暴的績效被質疑,來自黨內的政治風暴,差點兒毀了他與連戰的搭檔機會。
接下來,就在“內閣”表現得惹人非議,所有人又睜眼盤算著李登輝的跛腳之日時,一九九九年,李登輝任期倒數一年,李在行政權上凌駕蕭萬長,強勢主導“內閣”改組,於“立法院”拔掉劉松藩、擺上他要的王金平;兩岸上,丟出了驚動台海的“兩國論”。也是那一年,宋楚瑜宣佈參選“總統”,國民黨分裂;同樣那一年,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天怒人怨。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二○○○年,台灣進行了政黨輪替,國民黨首度丟掉政權。
民進黨內鬥 民怨重演歷史
另一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二○○五年,高雄發生泰勞抗爭事件,牽扯出來的高捷弊案,發現原來如“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這等民進黨高官,也可能這樣貪婪,民憤讓民進黨失去了地方執政優勢,倒過來寫的歷史,民進黨只拿下六席,國民黨搶下十二席(一九九七年國民黨拿了六席、民進黨囊括十二席)。
國民黨失去政權的倒數第三年(一九九八年),連戰發生四汴頭弊案醜聞,黨內鬥爭頻仍…。陳水扁下台前的第三年,二○○五年,他的女婿趙建銘涉入台開案被起訴、陳水扁本身有“國務機要費”案纏身;陳水扁為止住風暴的“一審有罪就下台”承諾,也牽扯出“逼宮”的內鬥。
李登輝下台前一年(一九九九年),有一個為防跛鴨持續展現意志的“總統”;一個因宋參選分裂的國民黨;一個處於九二一大地震悲鳴無望中的社會。
如今歷史依舊敘述著同樣的故事。陳水扁下台前一年,是一個被未來接班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指責“再管下去台灣會一無所有”的“總統”;有一個在初選中廝殺到無法再為彼此兩肋插刀的民進黨;這是一個有“南阿珠、北查理”,小老百姓豁出去嗆聲領導人的失望社會。
兩個故事有著相同的軌跡。在現任政權結束前的倒數第四年,地方政權易主,啟動了輪替的氛圍;接著,同樣有領導人發生醜聞,黨內鬥爭頻仍,執政班底內外交迫的跡象;到了現任領導人的最後任期,在位領導人都不願跛鴨、強勢主導政局,內政上也皆有或因經濟、或因災難產生的困局。
第一個故事的結局,國民黨失去政權;進行式中的第二個故事,在即將任期屆滿的陳水扁政權前,是否也正剖析這可能變天的警示?
阿珠嗆出象徵崩潰的不滿意度
歷史有它警示的方式,數字也有它透露訊息的模式。長期研究選舉投票行為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洪永泰曾指出,台灣人投票,常常是“因為不認同一邊而投給另一邊”,當“不滿意度”愈高,變天的可能性就愈高。
《天下》雜誌提出的二○○七年幸福城市排行榜中,施政滿意度倒數幾名的縣市長,不滿意度都超過二成五,甚至三成以上,洪永泰當時便提醒,民眾對縣市長的施政不滿意度如果超過二成五,其爭取連任會倍感艱辛;不滿意度若超過三成,變天的可能性極高。
相較於“滿意度”,“不滿意度”更能表白人民的投票意念,那麼陳水扁政府的“不滿意度”,會訴說出什麼來?
根據《中國時報》的民調,民進黨二○○五年的施政不滿意度是47%;二○○六年的不滿意度到了五成;二○○七年的不滿意度是54%。就《聯合報》的數字看,二○○四年陳水扁連任初期,不滿意度是33%;二○○四年底民進黨在“立委”選舉中失利不滿意度飆到了51%;二○○五年十月,高捷弊案讓不滿意度再上升到54%;二 ○○五年縣市長慘敗後不滿意度高達62%。TVBS二○○六年做的執政六週年民調,不滿意度高達70%。
不同媒體執行民調的時間與基礎或有不同,卻都呈現出同一態勢: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意度”一直在飆高,如果地方政府不滿意度超過三成就有變天的可能,那麼對執政黨高達七成的“不滿意度”,又說出了什麼樣的可能性呢?再加上查理與阿珠這等市井小民的嗆聲,“變天”會不會成為最終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