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德國“重印輕華” 法國“乘虛而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5 09:20:57  


  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這邊廂德國與中國不合拍,那邊廂法國主動投懷送抱。薩科齊顯然是為實實在在的貿易訂單而來,尤其是趁著中德交惡之際,法國有理由相信,擅走外交平衡木的中國將加倍拉攏法國,對德國“重印輕華”的亞洲政策作個反擊。 

  文匯報引述德國之聲報道說,簽訂貿易協定是薩科齊此行的重點之一。分析認為,核電項目的合作通常由政府間談判達成,是一種政治舉動,目的是維護良好的外交關係,但從技術角度說不一定符合中國核電站管理的最佳利益。 

  德各界抨總理見達賴 

  法國無疑將利用中德外交齟齬,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德國副總理兼外長施泰因邁爾近日出席某軟件技術開發研究所的慶祝典禮時表示,早在默克爾接見達賴喇嘛之前,外交部與總理府的對華政策就出現分歧。施泰因邁爾稱,默克爾對他的苦心勸阻置若罔聞,而北京後來的反應恰恰應驗了他當初的警告。現在就連中國低層官員都給德國外交部吃閉門羹,卻精心準備獻給薩科齊的厚禮。 

  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曼戈爾德也批評默克爾對華政策,說:“輕聲細語往往比奮力疾呼更見實效。我們在敦促中俄等國家改善人權的同時,應該避免短視,那需要持續不斷透過對話推動,而不是每幾個月就公開向對方指手劃腳。”曼戈爾德認為,德中關係惡化將令受政府掌控的經濟領域,如基建、能源工業,造成負面影響。 

  與中國關係緊張 德擔心薩科齊訪中漁翁得利 
 
  另外,中央社昨天發自柏林的報道也說,法國總統薩科齊明天起展開上任以來首度的中國行。由於德國總理默克爾九月底才接見達賴喇嘛,剛惹惱了中國,德國不少觀察家擔心法國可能漁翁得利,搶走德國企業的訂單,趁機填補德國留下來的政治真空。

  德國“世界報”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出,一九九零年代初受法國對台軍售影響,中法關係一度降至冰點,中國趁機擁抱德國;現在中國在默克爾接見達賴後開始打“法國牌”,熱誠接待薩科齊,德國與法國的角色正好對調。

  報導指出,“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等中國的國營媒體全面攻擊默克爾,威脅德國企業的商機可能受到波及,卻稱薩科齊是中國在歐洲的“新朋友”,在台灣和西藏等主權問題上“清楚表明支持中國的立場”,光核電廠就可帶走六十億歐元的訂單,分化德國與法國的用意相當明顯。

  德國“商報”的分析則認為,薩科齊在選戰時承諾將人權做為外交主軸,上任後顯然改弦更張,與前總統希拉克一樣利用訪問北京貫徹法國企業的利益,代表團成員包括託妥石油、興建高鐵的阿爾斯東集團、到核電廠巨擘Areva總裁,全是法國工業界的要角。

  儘管德國不少觀察家擔心法國可能漁翁得利,搶走德國企業的訂單,該報引述艾里賽宮消息指出,薩科齊在中國還是會直言西藏問題,說服北京領導人達賴喇嘛追求的是西藏自治而非獨立,順便幫默克爾緩頰。

  此外,過度低估的人民幣匯率、伊朗的核武計畫、中國的主權基金等中法兩國意見相左的地方,薩科齊還是會提出。只不過法方期待薩科齊這次能平順出訪,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因此薩科齊的批評動作不至太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