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澳大利亞與亞洲關係邁入新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7 09:29:32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澳大利亞人廿四日以手中的一票,終結了總理霍華德的政治生涯,迎來了逾十年來的第一位新總理、精通中文的陸克文。在澳大利亞“變天”後,其政策亦改弦易轍。在廿五日的首次新聞發佈會上,陸克文提出了新政府將優先處理的課題,包括氣候變化、敎育、保健改革和高速互聯網等問題,並承諾“行動,立即付諸行動”。 

  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陸克文還矢言會從伊拉克撤軍。但是,除了伊拉克和《京都議定書》政策之外,陸克文領導的新政府,預料不會大幅改變原有的外交、貿易和經濟政策。 

  霍華德執政時期,澳大利亞經濟發展不錯,人均國民生產値超過三萬三千美元,經濟增長率為百分之二點六,失業率在百分之五上下,外匯存底達五百多億美元,澳幣幣値也因為澳大利亞經濟強勢發展而升高,正逼近美元幣値。那麼,為甚麼澳大利亞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總理霍華德還要下臺呢?

  有人說,霍華德沒有甚麼做得不好,經濟發展也算暢順,但正因如此,十一年多過去,新鮮感不見了,讓工黨有機可乘。雖然工黨給澳大利亞人的印象可能是“眼高手低”,執政時往往搞到寅吃卯糧。

  但澳大利亞人民這次決定給工黨一次機會,陸克文於是順勢打出提升敎育與就業機會、減稅、反核、環保、建設高速網路等政見,並以年輕、清新的形象,在電視辯論會上讓霍華德處於下風。霍華德這十一年平順的執政紀錄,也許讓澳大利亞人覺得,應該要換一個有積極視野的領袖,好讓澳大利亞再脫胎換骨一次。“霍華德幹得不錯,但我只是覺得該到發生改變的時候了。”一位選民如是說,“我們需要一些新鮮血液。”正因為這一點,陸克文在選舉中着力將自己塑造成“新一代領導人”,博得選民支持。

  社論指出,除了新形象,陸克文還在競選時打出住房、敎育、醫療和環保等新政策。相反,霍華德在其他一些政策上缺乏新主張,使陸克文推出的新政策更具亮點,如工黨有關加入《京都議定書》的主張。澳大利亞今年遭遇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嚴重的乾旱,這場水危機也讓更多澳大利亞人意識到應對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然而,霍華德拒絕加入《京都議定書》,使澳大利亞和美國成為抵制這一倡議的僅有兩個發達國家。 

  霍華德追隨美國駐軍伊拉克的做法以及與美國總統布什親密的私人關係,也成為自己在選舉中的“傷痛”。根據民調,雖然多數澳大利亞人支持與新西蘭、美國結成三國軍事聯盟,但他們對布什沒有好感。相比之下,陸克文主張逐步從伊拉克撤回五百五十名澳大利亞駐軍,卻贏得不少支持。 

  陸克文身為首位能說中文的西方領袖,能在與力量逐漸壯大的亞洲國家提升關係上,扮演關鍵角色。霍華德親西方國家而且是美國總統布什的堅定盟友,陸克文則可能讓澳大利亞與亞洲鄰邦的關係邁入新時代。學者哈特認為:“霍華德是一個新世界國家的舊世界總理,他始終未眞正擺脫對亞洲的那種一九五○年代立場。陸克文將會更積極和更具前瞻性。” 

  哈特指出,陸克文能說流利中文,讓九月間到悉尼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深感高興且印象深刻,這非常重要。他說:“陸克文是首位能說中文的西方民主國家領袖。任何西方領袖都會吿訴你,中國人素以難應付著稱,他認為語言能發揮很大作用。”事實上,如果美國願意善用陸克文這項獨特才能,則不僅是美國,連整個西方集團都能受惠。語言能力在世界舞臺上是否如此重要,或許有人認為言過其實,但聆聽過陸克文講中文的中國人,都對他能流利使用中文這種困難語言深感訝異。陸克文對中國文化的熟悉,肯定使他未來在同中國打交道時別饒優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