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吳儀“公開告別” 挑戰中國高官人事神秘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9 17:28:09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南方周末今天刊登評論員史哲的文章說,吳儀又一次撩撥了衆多國人的神經。不過,同她從前在貿易、金融談判中面對對手時的堅定,應對SARS危機時的果敢以及在四面楚歌之中接手産品安全整治時的勇氣相比,這一次僅僅是因爲一句簡短的公開告別。11月23日,在參加中國美國商會2007年歲末政府答謝晚宴時,吳儀表示:明年3月的“兩會”之後,她就會退休,不再擔任任何職務,所以要向大家告別。

  如果查看最早發布的,百十來字的消息中幷沒有確切的信息來源。

  然而,文章認爲,這一點已不再重要,它依然被媒體紛紛登載,迅速傳播開,幷引發了衆多讀者的萬千感慨。感慨,不僅僅是因爲人們早已習以爲常的一個官場成規就這麽被打破了,還在于打破它的是一個從來不憚于彰顯個性,幷因此贏得衆多民衆贊賞的吳儀。

  文章說,在一個有“官本位”傳統的國家,官員的任免去留向來是國家政治生活中極爲敏感的話題。不要說國務院副總理這樣的高級官員,即便是七品縣官,芝麻綠豆大的處長、科長,任免也常常要到最後一刻才能水落石出。對于組織來說,是唯恐利益難以協調,牽一發而動全局。至于當事者本人,則更會小心翼翼諱莫如深。有望升遷的不說,是擔心值此緊要關頭說錯話,結果有出入尚在其次,如果因爲表錯情影響了前程可就是一輩子的事;而去職或遭貶抑者也不會說,不是時候,更何况還難免心存僥幸,最後翻盤。民衆也就習慣了一番猜測之後,等著官方最後出來一錘定音。

  吳儀的謝幕甚至都無需猜測,此前的種種迹象已不難判斷,在2008年召開的新一届人大換届中,她將會退出政府領導職務——吳儀今年11 月年滿69歲,符合公務員條例規定的退休標准;在剛剛結束的中共十七大上,她和一批年事已高的領導人一起退出了中央委員會……似乎,她的離去也會沿襲舊例,在無聲無息中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但這個政壇“鐵娘子”終于還是在最後時刻讓人眼前一亮——在公開場合直陳自己的去留。

  文章指出,這種“公開告別”,對于一貫率性的吳儀其實再自然不過。當晚在座的官員、商人,要麽是和她曾經一起共事的部下,要麽是長年交往的朋友,這當然是一個蠻合適說“再見”的機會。

  不過,也許正是因爲中國官場鮮見這樣正式的“告別”,才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感慨。雖然這遠比不上她曾經任何一次的臨危受命,但因爲告別在即,她對于交出官位、權力的淡然與從容,才更容易讓人們想起她過去的種種,愈發珍惜她這樣的個性官員。事實上,連國際媒體也表達了類似的感受,它們說從吳儀身上感覺不到一些中國官員傳統的刻板印象,說很難選出像她這樣富于魅力、智力和技巧的領導人。

  文章又說,然而,在一個高度强調組織紀律性的官僚金字塔中,吳儀注定將是“另類”。從現代組織學的觀點來說,中國的官僚機構不可避免存在現代組織發育之初的通病。那就是,通常狀况下,往往幷不鼓勵張揚的“個性”。美國組織心理學和行爲學的先驅阿吉里斯早就指出,組織變得越嚴格、越規範,人就會變得越專門、越機械。這種情况下,任何“出頭”、“冒泡”行爲都可能被看作是對整個體系的挑戰,其代價往往是個人無法預料、難以承受的。這大體符合長期以來中國民衆對官員整體的感受。

  所以,不能因爲吳儀公開談論去留,就希望中國官員的人事任用制度馬上透明;不能因爲中國出現了一些個性官員,就希望所有官員皆能如此。幸好,現代組織已經發展到了兼顧組織統一性與人性的階段。所以,不妨把吳儀以及諸如李金華等近年所謂“個性官員”的出現,看作中國執政黨和政府組織體系步入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惟一需要强調的是,現代政治組織的成熟無一不是建立在决策民主與行政有序的前提之下的;而在一個良好的組織系統里,即使是庸人也起碼能做到在其位、謀其政,這或許才是我們現在更需要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