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伊核報告暗藏三重玄機:給布什解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0 09:08:42  


12月3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斯蒂芬·哈德利在華盛頓 白宮出席新聞發布會。當日,美國情報機構公布了有關伊朗核問題的報告,稱伊朗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項目,而且迄今沒有重啟其核武器項目。 新華社圖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近日發表關于伊朗核問題的情報評估。報告認為,現在美情報界比較確信:自2003年秋起,伊朗已經暫停核武計劃,現在伊朗發展核武的可能很小。此言一出,世界震驚。這個報告豈非自我否定?把美國對伊政策大幅否定,並牽制布什任內的對伊政策?布什的部下想幹什麼?如何解讀此評估?

  東方早報刊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的文章分析指出,這個報告的核心在于給布什解套,但繼續套牢伊朗和其他國家,並且塑造布什正面的歷史地位。文章如下:

  這個報告確認:伊朗從上世紀80年代至2003年期間發展核武,而且這種秘密行為違反了伊朗對于不發展核武的國際承諾。換言之,國際社會迄今針對伊朗核問題而對其施加的所有壓力都是正當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和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施加的壓力甚至制裁,均非因為已經確認伊朗在發展核武,而是伊朗長期秘密發展核計劃而迄今沒有甚至不願徹底予以澄清,因此才不允許伊朗現在進行鈾濃縮。

  所以,不要以為有了這個情報評估,伊朗核問題就不存在了,或者可以不再制裁伊朗或強化制裁。反而,只要人們認為美國的情報評估還有若幹價值,那就得參考它所做出的伊朗在2003年秋季前仍在秘密發展核武的結論。盡管伊朗目前停止了發展核武,但由于伊朗對澄清過去的行為未予充分合作,國際社會還得繼續制裁。只要伊朗不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而繼續鈾濃縮活動,就是對安理會決議的蔑視,就屬于違反《聯合國憲章》,就必須繼續制裁。

  顯然,美國情報委員會的評估對所有不希望制裁伊朗的國家而言,絕非好消息。這就是這個情報評估的作用之一:定性伊朗曾經發展核武,以伊朗拒不遵守安理會決議為由,繼續牢牢套住伊朗,並套牢一切已經走上支持對伊制裁的國家,使得它們在伊朗全面遵守安理會決議之前,無法為伊朗說辭。

  其次,這個情報評估將使布什政府解套。布什政府已經取得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制裁的兩個決議,從道義和法律上將伊朗打入了國際異類,這已足夠。由于目前基本無法證明從2003年秋季以來伊朗還在繼續其核武計劃,若是美國繼續在缺乏依據的基礎上制定對伊政策,既不能增加美國安全,也不能適時解脫美國國家資源去對付更為重要的威脅。所以,現在發表這樣一個評估就為布什政府調整對伊政策,為不再以戰爭威脅伊朗,做好了法理鋪墊。這意味著,沒有戰爭威脅美國已能控制伊核走向,華盛頓不必為伊朗核問題過分束縛自己的全球手腳。

  再次,為布什政府提供千秋地位。人們普遍認為伊拉克戰爭是打錯了,這點恐怕布什自己也心知肚明。但是,布什及其支持者認為,這場戰爭震懾了利比亞,迫使的黎波裏放棄核武計劃,這不僅給美國帶來安全,也為世界防擴散帶來直接公共產品。不管利比亞為何棄核,它能棄核就是人類受益。

  情報評估恐怕要說:2003年的伊戰不僅懾止了利比亞,還震住了伊朗。美國未找到伊拉克發展核生化武器的證據仍“先發制人”,因此受到國際社會強烈批評,但這種批評恰恰是對伊朗秘密發展核武的有力制約。要是美國能夠提供伊戰證據,國際社會反戰輿論恐怕就會減少,國際社會將更多被迫接受美國的戰爭。

  務實的伊朗領導人審時度勢,在2003年秋做出了停止秘密發展核武的決定,是國際社會反對核擴散並反對美國無理地先發制人的綜合後果。所以,布什以一個有爭議的戰爭,歪打正著地制止了兩個沒有爭議的秘密核武器計劃,為世界提供了公共安全產品。

  美國情報委員會這次發表對伊朗核問題的情報評估,對布什政府有百利而無一害:它增強了總統的歷史地位;在伊朗核問題已不對美國構成急迫威脅情況下,以放棄戰爭選擇換取外交靈活,騰手加強對其他國際事務幹涉的能力;同時不允許安理會在現有制裁決議上往後退,因為制裁尚未讓伊朗遵守那些決議,更何況在條件有利時,伊朗還可能重燃核武之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