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刊評亞洲三國軍力 對中國軍事走向充滿戒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8 09:52:29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由于中東的牽制,一位五角大樓前官員曾說:“不僅亞洲看不到我們,我們也看不到亞洲正在發生什麽。”而實際上,美國媒體一直沒停止對亞洲軍事動向的關注。12月17日出版的美國《防務新聞》分別評點了亞洲三大國———中國、日本、印度2007年的軍事動向。對中國的軍事走向仍然充滿戒心,幷認爲,美國對中國軍事建設的態度仍然搖擺不定。 

  說中國,沒忘“黑客” 

  在這篇題爲“中國軍事擴大影響”的總結文章中,《防務新聞》稱,2007年,中國繼續爲其鄰國以及國際社會帶來驚訝:進行反衛星武器試驗、派遣軍事部隊到非洲、入侵五角大樓電腦、提高國防預算、擴大與衆多國家的軍事合作。文章稱,2007年,中國派出軍艦到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新加坡、西歐進行訪問和演習。9月和10月,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會見了國際領導人。 

  在評點2007年中國軍事實力時,《防務新聞》特別將中國黑客提了出來,稱“6月,中國黑客侵入了五角大樓的非保密因特網路由系統。這個系統對于美國軍隊在中國攻擊台灣時做出反應十分重要。”文章還援引曾經在美國領事館工作的約翰·塔希克的話說,“即使到現在,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仍然希望能够幫助祖國”。幷認爲,美國一直以來忽視了這一點。 

  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國2007年派出工程兵大隊到蘇丹參加維和任務竟被《防務新聞》認爲是軍事擴張的一步。文章援引美中經濟安全評估委員會委員拉里·沃策爾的話說:“這是中國第一個真正的對外部署。西方將不得不與中國向外派遣軍事單位這一事實角鬥。” 

  關注日本衛星和印度軍購 

  《防務新聞》對日本2007年軍力的評價是“進兩步,退一步”。文章稱,“在用蝸牛般的步伐向正常軍隊發展幾十年之後,日本的國家安全組織和政策框架在2007年邁出了大步伐。”日本防衛廳升格成爲防衛省,啓動了第一個准航空母艦,發射了第四顆間諜衛星,但東京仍然沒有打開和平憲法的枷鎖。《防務新聞》特別提到了日本今年防務省的種種醜聞以及人事的頻繁更迭。 

  日本2月發射第四顆間諜衛星被認爲是日本今年的重要舉動。文章認爲,“日本已經遠離了和平開發太空的道路。”《防務新聞》預測,現在,日本防衛力量的發展理論上仍然受到憲法第九條的限制。未來十年外部威脅的出現,如朝鮮半島的動蕩或者台灣海峽的“戰事”等,將導致日本防務政策的改變。 

  對于印度,《防務新聞》更多關注了它的軍購合同。在題爲“合同受阻,進展很小”的總結文章中,作者認爲今年的印度沒有什麽新的大合同,有些大型項目甚至出現了倒退或取消。文章認爲,印美民用核合作協議遭遇了政治寒流,印俄關系也遭遇打擊,莫斯科以通貨膨脹和其他經濟因素爲由要求印度爲幾項已經達成協議的國防合同支付更多的費用。不過文章也提到,今年8月,印度爲126架多功能戰機舉行競標,這一合同價值100億美元,是印度曆史上最大的防務采購合同。 

  評點仍然帶有冷戰思維 

  《環球時報》報道,對于此次評點,軍事專家宋曉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軍事大刊經常在年底對亞洲的軍事大國和軍事熱點進行盤點,但往往會從一種西方人的視角、一種冷戰思維來選取所謂的軍事大事。比如,這次《防務新聞》提到的中國“反衛星武器”、“網絡間諜”、“向非洲派部隊”就是如此,這些都是西方媒體炒作起來的。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美國軍事專家眼中,中印日開始被頻頻拿來比較。某些分析不乏挑唆意味。上周六,美國戰略專家阿什利·泰利斯在新德里舉行的高級研討會上說:“目前中印軍事平衡相對穩定,但在未來一二十年就不見得會這樣了。”在他看來,印度是中國的第二號威脅,日本將是中國的頭號威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