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家泉:兩岸關系上的科學發展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4 01:24:20  


李家泉
  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今年12月18日至19日,我應邀參加了全國台聯主辦的“2007年台灣民情研討會”,並在會上作了發言,題爲《“台灣意識”發展面面觀》。根據已寫文章,我是著重就“台灣意識”發展的“三個關系”發的言,即歷史觀上的唯物與唯心,哲學觀上的思維與存在,政經學觀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總起來是兩岸關系的科學發展觀,以作爲對原文的補充。發言是提要式的,簡述如下:

  一、“台灣意識”發展的歷史觀——根據曆史唯物主義史觀,而不是唯心主義史觀,我將其發展過程界定爲“三個階段”和兩次“質變”。

  三個階段:

  (一)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意識”是與“皇民意識”相對立的,本質上是“中國意識”的一部分。
  (二)國民黨統治時期——“台灣意識”是與國民黨的專制獨裁意識相對立的,本質上是反對國民黨統治的。
  (三)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台灣意識”是與“中國意識”相對立的,本質上是反抗中國大陸的。

  兩次“質變”:

  第一次:由反抗日本轉向反抗國民黨,兩者都具有一定積極和進步的意義。
  第二次:由反抗國民黨轉向反抗中國大陸,實際是針對“一個中國”主權的,是錯誤的。
  第三次(?):有沒有?如果有,那就是由反對“一中”轉向認同“一中”,兩岸在“一中”基礎上走向和解。

  我個人認爲,這第三次“質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但需要時間。原因是,民進黨現在的做法不得人心,人民越來越難承受。“大亂必有大治”,這也是一種客觀規律。

  二、“台灣意識”發展的哲學觀——根據唯物辯證法,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這是哲學觀上的最根本問題。據此,我歸結爲“兩條原理”、“三點看法”。

  兩條原理:

  (一)物質第一性、存在第一性;物質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識。
  (二)精神反作用於物質,意識反作用於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專論名家專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