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高規格接待福田 中日可期“政經同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7 09:05:03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2007年歲末,中國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按照既定的日程,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將于今天下午抵達北京,開始爲期4天的正式訪問。福田首相除了和中國的主要領導人會晤之外,將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還將前往天津和山東曲阜參觀訪問。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福田首相的中國之行,是繼去年10月安倍首相 “破冰之旅”、溫家寶總理今年4月“融冰之旅”之後又一重要的外交活動。2007年爲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而在這個年度的最後幾天里,福田首相走在了中國的土地上。無疑,日本首相的這次中國之行,于中國和日本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兩國政府均極爲重視。

  今年,日本經曆了從安倍內閣向福田內閣的過渡,很自然地,日本對華的外交思路與政策也會發生變化。當然,這種變化朝向的是中日之間更爲穩定的關系。在中日之“冰”已破且融的條件下,福田首相處理中日關系,當會進一步深化兩國戰略互惠關系的內涵。從目前情况來看,福田內閣對于一些曆史遺留問題和潜在戰略沖突議題或會淡化。福田首相本人,對一些曆史問題,如參拜靖國神社一事亦有更明確的態度。

  12月25日晚,福田首相在其首相官邸接受《人民日報》等中國媒體駐日記者聯合采訪時表示,期待進一步推進目前日中關系發展的勢頭,使明年成爲日中關系取得飛躍發展的一年,將兩國關系提升到一個新階段。在2007年中日兩國之間加强交流與合作已經取得明顯成果的背景下,福田首相的這個表態,反映出其內閣在對華問題上的基本態度。無論是因爲日本國內輿論對于在全球經濟整合過程中,日本可能被邊緣化的普遍擔憂,還是出于福田內閣對未來戰略利益的基本判斷,福田首相發出的信號,都是善意而積極的。同樣,中國政府對于修繕兩國關系,態度亦是相當積極的。

  國際社會普遍注意到,中國政府此次將以盛情的、高規格的接待方式,來迎接福田首相的對華訪問。中國政府的熱情,既體現出進一步改善中日關系的誠意,也很清楚地說明,當初中日之間所謂“政冷經熱”的形勢已然成爲曆史。盡管中日之間的曆史性症結幷未完全消除,兩國政府和民衆之間的分歧和誤解仍存,但從整體上觀之,比此前兩年,中日兩國的關系大有改善。

  無疑,中日兩國政治層面的關系在未來進一步的改善,將深刻影響到兩國經濟貿易的合作與交流。當前,中日之間的經貿關系已經有了相當扎實的基礎,幷將繼續向縱深處發展。數據顯示,在2006年,中國對日貿易占中國GDP的7.8%,而日本對華貿易則占了日本GDP的4.9%。顯然,兩國之間經濟不僅互補性强,雙方經濟上的依存度都已較高。不過,經貿合作的深化幷非一定會一帆風順。

  有論者指出,從現實來看,中日雙方企業更多關心的是具體的經濟貿易政策,多爲技術層面的考量。這個判斷是符合事實的。也正因此,盡管兩國之間的經濟貿易交流頻繁,但經濟合作對于政治層面的積極作用幷不明顯。故在一段時期里,“政冷”與“經熱”幷行。但反過來看,如果持續“政冷”,那麽“經熱”的持久度會受影響。如今,當兩國政府與民衆都更爲理性地看待未來中日關系發展,經濟合作可進一步拓展的空間也就顯示出來。包括中日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及東亞的整體區域合作等更宏大的課題,在微觀的民間企業投資與貿易之外,更凸顯出可以爲之的可能性。這種經貿關系的發展,也必將對兩國間政治關系的發展産生有益影響。

  應當承認,推動“戰略互惠”關系,不應只是推動經濟或民間交流等“低層政治”關系,而應推動包括政治與安全關系在內的全方位、全局性的合作關系。但中日之間的諸多議題一下子全面鋪開是不現實的,也幷非智慧的操作方式。比如,兩國民衆間情感層面的問題就需要時間來慢慢溝通,而不能急于求成。

  據悉,環保與能源問題將成爲福田首相訪華的重點議題之一,雙方還將有具體的合作。這是可取的辦法。我們一直認爲,從能源、環保、經貿等經濟事務切入,幷努力推動民間交流與合作,同時在疑難問題上爭取雙方最大共識,是改善中日關系較合理的路徑。同時,兩國政府和民間,還應務實推進持續深入的相互學習與研究。

  值得關注的是,福田首相此次訪問中國,還將與中國領導人討論東海問題。顯然,東海議題維系著兩國的利益,但激進的意見斷不可取。說到底,在中日兩國關系未來可進一步修繕的大背景下,類似東海資源開發等問題,還是應减少摩擦,爭取合作共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