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引用易經 福田闡述中日戰略互惠三支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8 22:20:39  


  中評社香港12月28日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8日中午在北京大學以中日關系爲主題發表演講。福田康夫演講中以《易經》“立則對”開篇,講述中日戰略互惠關系互利合作、國際貢獻、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賴的三大支柱。

  福田康夫說,《易經》中有一句話是“立則對”,他想如果能够使中日兩國持續交流給周邊帶來滋潤的話,那就更好了。如此,日中兩國爲亞洲乃至世界的發展作出貢獻的能力,這對兩國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機遇。兩國在許多問題上有著共同的利益,而且共同的目標和准則也在逐漸增加。這也可以說是利用這一機遇上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不必說世貿組織的國際標准、經濟標准,只要雙方都能够履行透明度、雙方政府應當承擔的國際義務,那麽對話與合作就會得到不斷加强。

  另一方面,兩國之間仍然存在著有待克服的課題。在日中這樣的兩個大國之間,在所有問題上都取得一致的看法及立場是不可能的。冷靜地對待和討論對待分歧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事實上由于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賴還不够深,無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都有不少人曾經感到爲什麽對方不理解中日的感情,産生這種不滿的情緒。必須指出,不顧日中關系的曆史及其淵源,尤其是不顧中日所處的國際形勢的潮流缺乏大局觀念,任由感情用事,都是非常危險的。針對這些課題,中日應當坦誠相見,加深相互理解,互相承認差异,了解對方的真實面貌。 

  福田又引用“知之爲知,不知爲其知,是知也”說,中日一定要在這基礎上發揚光大兩國之間所存在的共同利益,幷且努力使其擴大,他認爲雙方不應該迷失共有的目標,幷且應該尋求保持共同解决途徑的姿態。爲了充分利用互相能够加深對話的機遇來克服困難,日中兩國力求共同承擔重要的責任的關系,乃是戰略互惠關系。

  接著,福田康夫詳細闡述了構成其核心的三大支柱:即互利合作、國際貢獻、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賴。首先是互利合作,戰略互惠關系,第一個支柱是互利合作,在中日兩國相互之間合作關系日益加深的今天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國的順利發展是關系到日本發展的重要問題。本著這種觀點,在過去三十年里,對中國所致力的改革和開放,日本一直是官民幷舉的提供這一開發援助等一系列的支援與合作。另外,對待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問題上,日本政府很早就表示了支持。但是因爲日本國民堅信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努力,不僅有利于中國的未來,而且也有利于日本乃至亞洲及世界的正確選擇。

  福田强調,2008年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三十周年,是值得紀念的年份,能够在這樣的一年舉辦奧運會,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了嶄新發展階段,具有象征性的意義。他對此表示衷心的祝賀,幷且深切地期待奧運會能够獲得圓滿成功。

  其次,戰略互惠關系的第二個支柱是國際貢獻。中日都知道在無國界的時代里,人員、物資、資金、信息等一切都可以輕易的跨越國界。這不僅帶來發展與合作的機會,而且業帶來金融危機的連鎖反應,傳染病諸多風險,爲此,日中兩國政府必須携手擴大機遇,抑制風險。對此,兩國不應只埋頭于狹義的日中關系的議題之中,還應該把目光擴展到兩國關系的“…”彼岸,順應時代潮流,爲亞洲乃至世界的穩定和發展進行合作。

  最後一個支柱,也就是第三個支柱,是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賴。正因爲中日是近鄰,所以往往彼此應看到對方不理解自己而産生很大的心態。應該如何相互看待對方,這一基本認識也似乎發生著動搖。從日方來看,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長足發展的中國一下子顯現在眼前,還沒有做好心理准備。該怎麽與中國交往的疑慮。而中國而言,同樣的面對在國際社會上力求承擔更大作用的日本,也似乎産生了一種複雜的心態。中日需要爲進一步加深相互理解而付出努力,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實踐起來却幷非容易。

  福田表示,他認爲順應時代的潮流和態勢,來指明日中關系的方向,開創未來這一姿態是非常重要的,他堅信,只要日中兩國作爲對國際社會負有責任的大國,著眼世界大局,不辜負世界之期望。甚至以互利合作作爲互利共信的話,就可以逾越各自立場的不同,共築起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賴,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從而成爲富有創造性的夥伴。


    相關專題: 福田訪華 中日關係回暖提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