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M型化“嫁禍”大陸 陳水扁會逼走更多台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2 17:37:14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陳水扁昨日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元旦講話,他聲稱,“過去毫無節制與管理的對中國(大陸)投資是造成台灣M型社會的主因。”台灣中國時報刊文指出,陳水扁論述因果錯置,不但不能解决問題,反而會逼走更多的台商。

  文章表示,這番話因果錯置,把問題過度簡化,令人錯愕。首先,民進黨當局執政期間,對台商赴大陸投資採各種管制措施,其實是用錯方法,管錯方向,並非毫無管制。 

  在所謂“積極管理”下,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還是頻創新高,台灣對內地與香港出超的金額亦創歷史新高,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與對外投資地。這都證明了,資金無界綫,管制是徒勞無功的。台商基于成本與市場的考慮,不得不到大陸去,強迫企業死守台灣,最後只有走上關門一途,受傷的還是最底層的勞工,這樣的結果難道是執政黨所樂見?

  文章說,對於赴大陸投資上限的鬆綁,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主張立即鬆綁,同時推動兩岸直航,即便是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都主張開放,即將下台的陳水扁此時死抱著“積極管理”不放,又有什麽意義呢? 

  其次,陳水扁把台灣貧富差距擴大且所得分配兩極化的原因完全歸咎於台商對大陸投資過熱,這顯然是過度簡化問題,且刻意回避政府在資源分配過程中所造成的不公平與不正義的責任。 

  事實上,中國大陸的崛起對世界造成的震撼是全面的,包括美國、歐盟的的經貿與財長都要與中國談判,以達到雙方互利的模式,以積極利用中國崛起,牟取自身利益。 

  但反觀扁當局,除了怪大陸、怪台商,積極防堵企業登陸外,面對中國崛起的全球化風潮,除了鎖島,幾乎沒有任何突圍的策略與辦法。 

  結果,愈鎖愈是蕭條。最近半年來,連新竹市中心的面館都感覺到客人變少了,因爲許多老主顧跑到大陸去了。更別提近年汽車銷售量下滑,百貨零售業銷售低迷。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