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世經矛盾正激化 怒海導航迎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3 09:57:15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歲次送舊迎新,全球的經濟及金融體系,亦剛好處於大變動的重要時刻:過去一年風雲多變,新的一年也不會平靜。在面臨重大挑戰與機遇之際,保持頭腦清醒而同時又積極進取,既十分必要但又不易為之。

  去年全球經濟、金融處於深層矛盾的激化狀況。累積多年的次按及資金市場問題,一併爆發互相拖累,終在八月中引發席捲歐美的金融風暴,並波及其他地區市場,導致連番震盪。這是西方金融資本主義在發展到新階段後,所爆發的新一輪重大調整,反映了金融創新與監管乏力之間,極度不平衡的根本矛盾在激化。這矛盾過去亦曾引爆危機,包括八十年代的第三世界壞賬及本世紀初的網股泡沫等,但這次風暴無論在全面性、規模及深度上,都是之前少有者,故衝擊波自然大得多,並已給西方的金融監管、貨幣調控及央行操作等,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社評說,實體經濟由於受到金融波動及樓市泡沫擠破的雙重打擊,預計會進入頗深的下降周期。恰在此際全球商品價格大升,更形成了經濟陷入滯脹的巨大風險。在這惡劣的大環境中,有兩對深層的矛盾又在激化,引發廣泛的政治、經濟不安。首先是全球化與各國內部體制的矛盾:全球化要求各國能更靈活應變,以適應國際交流日益頻密的大潮,但這又與僵化的制度及利益集團產生碰撞。結果是各國政潮迭起,和國際保護主義漲潮,令貿易自由化難再有進展,如世貿多哈談判便已受阻。

  其次是新興經濟(特別是中印俄巴等金磚四國)迅速冒起,實力日強,與西方陣營的矛盾日益尖銳。反映之一是在世貿、世銀及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機構上,雙方為取得更多權益爭持激烈。另一反映是西方對新興經濟體的主權財富基金(SWF)又怕又愛,在G7會議上商討加強監控,但又希望SWF能救市。

  社評表示,在這複雜的新形勢下,中國崛起面臨著有利與不利的環境。國際金融及經濟不穩,對中國發展屬負面因素,保護主義及市場轉弱對出口前景的影響尤大。另一方面,中國卻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機會:在國際上投資及發揮影響的機會更多,人民幣可加快國際化進程,東亞區內協作也可加速進行;中國還可如九七亞洲金融風暴後,借助他國的弱勢加快復興。當然,如何趨吉避凶,抓機遇迎挑戰,將是對中央怒海導航的重大考驗。

  香港的高度自由開放小經濟,在世局動盪中難免備受衝擊,只能依靠其傳統的高度靈活善變能力來盡量應對。幸而本港有中央“照住”,近年經濟已回復強勢,故承受風浪的能力亦高。但本港仍不能高枕無憂,雖預計可避過重大打擊,但還須注意應付“一短一長”之憂:在短期要防經濟泡沫化,而在長期要防發展不足、轉型過慢而被邊緣化。因此,本港必須善用祖國發展及外部變動的機遇,力爭上游,以保持久的安定繁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